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满族的禁忌垂挂习俗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满族的禁忌垂挂习俗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12年05月11日 09时04分45秒   来源: 吉林日报    编辑:画香亭园   浏览:16994 人次 【打印】 【纠错

     满族人在以前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忌讳。这些忌讳是渔猎民族生活经验的总结,从中可见其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是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人家有门上悬挂垂条式的禁忌物习俗,源自满族远古时代的原始生活。据吉林市乌拉街韩屯满族张佳氏萨满神词中说过,先民们早期以渔猎为生,夏则巢聚,冬则穴居。因地势潮湿,鬼气(沼气)作祟,人畜易患疾病或死亡。氏族在屡屡危难中,终于找到了减少“鬼气”危害的好办法:如果哪家地室里有了“鬼气”害人,便赶紧从地窨子里竖起一根扒光了皮的榆柳木杆,作为报警信号。部落里的人只要见到木杆,便急忙去救助。九台市莽卡乡尼玛察氏大萨满杨世昌讲:尼玛察氏祖居东海窝稽地方,猎民常居树屋,以防地湿和虎豹,却常常遭到蛇蟒和黑瞎子的侵害,于是,部落里的人约定,只要谁家遭到野兽的侵害,立即在屋外挂出一张熟过的动物皮革作为信号,部落里的人只要看见谁家挂有皮革信号,就会立即携带弓箭、刀叉前来救援,帮助突然遭遇野兽侵害的族胞。

  满族人家生孩子时,如果生的是男孩,在大门右侧悬挂小弓箭,如果是女孩,则在大门左侧悬挂布郎当。生育中的悬挂习俗,目的是祝愿和祈求刚刚降临的新生命,能够像他们的父兄一样,长大后成为一个好的猎手,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丰厚的收获。

  满族丧葬习俗中有挂幡,俗称挑大幡、引魂幡。凡死人都要在大门旁高悬引魂幡。满族人在清明上坟要插佛托。用柳树枝上插苞米棒,顶端挂一朵白花,下面贴五色纸条剪成车轱辘钱式连续图案,插在坟头上。苞米棒像征佛托妈妈赤祼的身体,糊上的五彩纸条,象征是用衣服遮盖上了。其用意是祈求死去的长辈福荫子孙,使家族人丁兴旺。

    在黑龙江某些满族婚俗中,保留着“水婚”的风俗。求偶方式标志男的给女的头上插洁白的天鹅翎或漂亮的野鸡翎,或是头插五彩野花,中间那朵是白色的,代表日、月、星辰。婚礼在江畔举行,然后一对新人便驾着小船,划到僻静的水湾,可以在船上连住几天才回家。在船上水湾处的树上挂一个美丽的花环。无论是远客,还是近邻,只要望见这个花环垂挂物就会绕道而行。因为他们都知道花环后面是新郎新娘的“洞房”。

  满族的禁忌悬挂习俗,是满族先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产关系中,长期形成的具有规范性的约定俗成的文化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许多禁忌内容也发生了改变。但在满族聚居区,至今仍有垂挂习俗遗存于民间。

上一篇 : 佤族木鼓:通天的神器   下一篇 : 贵州:苗族人传统的原生态民俗
  相关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百家宴的由来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热门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东巴造纸:承载纳西文化的天然古法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白虎文化揭示土家族形成的路线图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19851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