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吊脚楼内感知巴渝民俗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吊脚楼内感知巴渝民俗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8年04月25日 19时56分40秒   来源: 文明网    编辑:幽香若兰   浏览:4219 人次 【打印】 【纠错

高耸入云的重庆洪崖洞

      走进新近落成耸立在重庆市嘉陵江畔的吊脚楼建筑群——洪崖洞,其巴渝古老民俗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远远望去,洪崖洞犹如一尊高耸入云的巨形宝塔,高75米,下宽上窄,逐层收缩,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吊脚楼建筑。它以重庆明清时代的吊脚楼为原型,依山就势,通过分层筑台、退台以及吊脚楼架空的形式,营造出一座具有浓厚巴渝民居特色的建筑群。

      在这个13层高的吊脚楼群里,巴渝民俗文化无处不在,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

    “三古”、“三街” 体验重庆老城

     重庆旧时民居建筑主要有“三古”、“三街”。“三古”是在这个群楼内建造的古建筑、古民居、古设施,能让人们看后重新拾回久违了的旧时记忆;“三街”是展现老重庆的江边码头街、天成巴渝街、纸盐河畔街,漫步其间,可看见一处处的老城墙、小青瓦、石板路、木雕门窗和那筑台、镂空、吊脚、出挑、错迭、临座等古老的建筑手法。这里集中体现了独特的重庆建筑风貌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青铜再造 老重庆旧景

     为展现地方民俗文化,在洪崖洞各楼层里有用青铜铸造的旧时重庆各种民俗人物塑像。如在底层的入口处,立着一个卖小玩意儿的老人,他左手举着一根竹竿,竿子顶端是一个稻草扎的长形圆把,草把上插有许多小鼓、纸风车、小喇叭等儿童小玩具;旁边站有一个穿着旧式棉袄的四五岁小孩;在4楼的街旁,有一位旧时的补碗匠,身旁放着一挑补碗的工具,地上放着两摞要补的碗。这个上了岁数的补碗匠,头缠帕子,赤着双脚,坐在一个小凳上,膝盖上放着一只有裂缝要补的碗,用左手掌着,右手拿着金刚钻,正在全神贯注地补这瓷器活;在5楼的巴渝大剧场旁,有旧时街头卖艺人塑像;在13层顶端7000平方米的阳台上,有用青铜塑造的护城铁炮和封火墙及昔日民间的打更的、剃头匠……个个做工精湛,神态逼真,看后令人触景生情,无意间勾起了对老重庆的遐想和回忆。

      洪崖洞里感知 巴渝风俗魅力

      洪崖洞里最吸引人的就是应时举办的巴渝地方民间节日文化活动,如除夕撞钟、初一拜年、初九玩龙、元宵焰火、端午竞渡、七夕相会、中秋赏月、九九敬老等。春节期间最丰富,有宫廷灯、琉璃灯、走马灯、孔明灯、风车灯等各式灯展及春联、猜谜、放春牛、打春官、送财神等活动。人们置身于这个巨大的吊脚楼群中,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巴国古城,感受了一次巴渝民俗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目前,洪崖洞已被重庆市定为“老重庆历史文化街区” 

上一篇 : 典型的根系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原民俗   下一篇 : 中庸之道在文化发展中的指导意
  相关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百家宴的由来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热门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东巴造纸:承载纳西文化的天然古法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白虎文化揭示土家族形成的路线图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3519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