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民间艺术频道>>>佤族祭祀:拉木鼓 悠远与神秘的文化
猜你喜欢的文章 
 青海尖扎“五谷画”艺人似“神笔马良”:巧把粮食变金沙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甘肃陇南独特乞巧民俗:在水一方·传承千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记住,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 编辑:王姊妃 为您推荐  马克思故乡决定接受中国赠雕像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纳西族“子谷妹”习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百家宴的由来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土家族十大风俗习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彝族人的民间酒俗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探访柯尔克孜族刺绣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重庆秀山民族村:苗绣绣出致富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芒团傣族古法造纸:云南传女不传男的“非遗”技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新疆哈密“绣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者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崇奉雨水神的千年水族民俗——敬霞节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佤族祭祀:拉木鼓 悠远与神秘的文化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8年03月15日 16时45分10秒   来源: 中国文明网    编辑:幽香若兰   浏览:4009 人次 【打印】 【纠错
   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全球拥有约100万人,中国境内有35万人。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民族,是一个始终注重保持自己独特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来自它的悠远与神秘。在佤族文化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祭龙摩爷、做鬼,就是其中的重要活动。 

    木鼓,佤语称为"克罗",是佤族人心目中可以通天的神器。它源于母系社会中对祖先的图腾崇拜。在每个佤族村寨都建有木鼓房,供奉着木鼓。千百年来,敲响木鼓,群山震荡,可以与祖先和神灵通话,可以驱凶避邪、祈求村寨平安,可以召集和激励部族成员抵御外来侵犯。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木鼓已成为佤族节日庆典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和道具。 

    拉木鼓是阿佤人重要的宗教仪式,也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凝聚人心、追求幸福、表现强悍、抒发热情的文化传统得以弘扬光大,可以说,拉木鼓就是佤族的狂欢节,"克噜克罗"是阿佤人拉木鼓的日子,大约是每年开春之前,分为选料、拉鼓、制鼓、上架四个过程。 

    选料。拉木鼓这天一早,几十个强壮的佤族汉子扛着枪、斧、刀等,来到山上事前看鸡卦选好的大红毛树下,先由魔巴念几句咒语,几十支火枪向大树叶齐鸣,意为赶走树鬼,然后轮流砍伐,直到砍倒大树。树砍倒后,魔巴须拿一块石头压在树桩上,以示给神树的买树钱,求树神不要怪罪。 

    拉鼓。精选一段2米左右的树干砍下,凿下两个耳洞,拴上四根粗藤条,众人齐心拉回木鼓房,途中不间断地有人加入到拉木鼓队伍中去。一魔巴走在队伍前面撒米、酒等祭祀品,意为让路上可能伤害的小树、小草们的神灵让道,另一魔巴骑在树身上领唱,大家边拉边合唱《拉木鼓歌》。 

    制鼓。把木鼓拉到寨门或木鼓房后,请专门制作木鼓的工匠开始制作木鼓。先剥去树皮,在树身上部的两侧按女性生殖器的形状(佤族的始祖安木拐是女性,因而佤族崇拜女性,将木鼓做成女性生殖器的形状)凿空四处,深浅不一,所以敲击木鼓会发出不同音阶的声调。 

    上架。木鼓制作完后,魔巴选一吉日,组织村民把木鼓抬到木鼓房。一般一间木鼓房内支放着两只木鼓。木鼓拉到寨子边时,全寨男女老幼穿上盛装,唱歌跳舞迎接。 

    龙摩爷,是每一个佤族部落都有的存放供奉人头、祭拜神灵的神山鬼树林。1958年国家禁止猎人头后,佤族才用另一供奉物--牛头代替人头。位于云南省西盟县新县城龙潭湖上方的龙摩爷圣地,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存放了三千多个牛头。每逢重大节庆日,阿佤人都要到龙摩爷圣地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山寨平安、五谷丰登、日子和顺。 

    祭祀时,由一名魔巴带领象脚鼓手、锣鼓手各四名在前面领路,参与祭拜的数名人员手抬芭蕉、甘蔗、茶叶、谷子、小红米、公鸡、猪头、苞谷等祭品跟随其后,到龙摩爷圣地摆放好祭品,怀着无比虔诚的心肃立在祭祀台前。魔巴根据需要祭祀的内容念祭祀咒语,杀鸡祭祀,祈求神灵庇护,并为参加祭祀的人员发放用于祁福的麻线,让参祭人员许上自己的心愿后,将麻线挂在牛头桩上。之后,魔巴抓起祭祀过神灵的米、茶等撒向牛头、宾客,以示吉祥。谁身上落的米、茶越多,谁得到的福气就越多。祭拜结束后,魔巴为参祭的宾客拴线并敬水酒,以示幸福、吉祥、平安。 

    做鬼,是佤族人的重要宗教活动。佤族原始宗教信仰中鬼神众多,几乎到了"无物不有鬼神"的地步,有各种树鬼、火鬼、水鬼、谷子鬼、山鬼等等。在诸鬼神中,他们最崇拜的是"木依吉",认为"木依吉"是创造万物的神灵,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在佤族聚居地区,每个村寨都有一片神林,林中建有供奉"木依吉"的小草棚。佤族每年的宗教活动始于做水鬼,其意为祈求风调雨顺。做水鬼在每年佤历12月举行,在各种祭鬼仪式中进行修水沟、砍水槽、接新水等活动。
上一篇 : 纳西族民俗文化-春节习俗   下一篇 : 布依族习俗—布衣族的民族酒礼酒规
  相关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百家宴的由来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热门文章 (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东巴造纸:承载纳西文化的天然古法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白虎文化揭示土家族形成的路线图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4903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