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赞华(899--936)〔五代?南唐〕本名耶律培,小字图欲,契丹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图画见闻志》谓名突欲,号人皇王。926年契丹人灭渤海国,其被册封为东丹王,统领渤海国旧地。阿保机死后,次子耶律德光继位,耶律培受到监视,其恐遇不测,长兴二年(931)投奔后唐。后唐明宗赐姓李,更名赞华。曾官怀化节度使,瑞州、慎州观察使等。所写贵人酋长胡服骑射,皆称珍华。评者谓其“马尚丰肥,笔乏壮气”。《五代名画补遗》则谓其“画马骨法劲快,不良不驽,自得穷荒步骤之态”。元代朱德润题其《射鹿图》云:“笔法圆细,人马劲健,真有盛唐风韵。”《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双骑图》《猎骑图》《射骑图》等15件。此外,李通音律,精医药,工辽汉文章,促进了契丹和汉文化融合。
传世作品有《射骑图》册页,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49.5厘米,马身雄健丰腴,缰鞍并齐,用笔圆润细劲,设色古雅,对幅有柯九思、杨维桢题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李赞华的《东丹王出行图》最著名,此图绢本,设色,纵27.8厘米,横125.1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这是—幅表现人物鞍马内容的画,与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称南宋陈居中临《东丹王还塞图》卷的构图、人物极似。画中绘有六人骑在骏马上,他们各具姿态,衣冠、服饰、佩带皆因身份的不同而各异。马则矫健、丰肥,左右顾盼,慢跑前行。东丹王在马背上手把缰绳,面带忧郁,若有所思,情绪正和他弃辽投后唐的处境吻合。人物及马的线条描绘细腻精良,赋色华丽,尽显宫廷绘画之特色。构图布势前后照应,疏密相宜,整个画面人物和马的动态形成—种行进的韵律。卷末有无名氏题“世传东丹王是也”,书风近宋高宗赵构。李赞华自投后唐明宗后,长期居住在中原,其画风对后人影响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