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您正在浏览古典艺术图片
 
   相关图片
 
粘头树与明清刨花缸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相片于 2009年01月18日 16时15分19秒 上传到本网  图片来源:中华五千年
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如需转载本网内容,请您邮件、电话或QQ联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盗链,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版权归翰艺佳画及原创所有。
上一张图片 : 珐琅彩开光花鸟瓶   下一张图片 : 青花龙穿花纹高足碗
    上传会员: 飞天      发布时间: 2009年01月18日        新窗口浏览  → 推荐给我的好友      浏览次数: 4030
 
    相关内容
粘头树与明清刨花缸
  图为同治粉彩麒麟送子刨花缸 <br><br>  中国的妆奁文化远可追溯到殷商之前,古人以“止水鉴容,流水涤发”,其历史可谓久矣。时下的美发护发用品更是铺天盖地,中外品牌群雄逐鹿,令人目不暇接。不过如今健在的耄耋老人一定记得,凡士林、生发油是他们年轻时最时尚的美发用品,而在此之前的明清时代,则是刨花水的一统天下。<br><br>  刨花水古称粘头树,上海人叫凝刨花,这粘头树凝刨花是何种树木,画家贺友直先生在“自说自画”中释道:“乃榆树是也”。<br><br>  旧时有三百六十行,卖凝刨花即是其中一行,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那时笔者刚上小学,每每路过菜场还能碰到如此行当,只见小贩肩扛一条矮脚长板凳,凳面的前端开有一孔,孔上插一根二尺多长的竹竿,竹竿上挂着一串串叠在一起的凝刨花,约二寸宽尺半长,板凳上还有一段光溜微黄长方形的榆木,用阔刨轻轻一推,一片片薄薄的呈波浪形的凝刨花便成了有价待沽可卖铜钿的商品,阿姨们只消花二分钱就可买回一串,用热水浸泡便会渗出粘稠的液体来,后将此液灌入刨花缸,用小毛刷沾取搽在头发上,顷刻,光可鉴人又便于梳理定型,且能散发出淡淡芬芳,还具有润发乌发之功效,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天然绿色美发用品,直至今日京剧旦角仍严守古法,脸颊二边的鬓脚贴片还非用凝刨花不可。<br><br>  明清的刨花缸,前期大多以竹刻铜锡制作,缸壁上置有一立架,上插骨针毛刷等梳发用品,清末多为景德镇产瓷器,亦有少量宜兴紫砂,刨花缸虽曰缸,但长不过三寸,缸盖上开有古钱纹气孔,刨花缸以瓷制最为精美,常见的有鹅子形、海棠形、蝴蝶形等等,通常施以珊瑚红等色油,青花少见,其中精致的粉彩人物、花鸟、瑞兽最为可爱。刨花缸虽是明清古瓷中的小件,现也成了怀旧好古者又一搜罗领域。
 
 
关于古典艺术

      中国古典艺术核心内容的领域应该包括中国古典绘画(壁画,雕塑,国画,书法,篆刻),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文学(包括小说,戏剧,诗歌),中国古典舞蹈(宫廷与民间乐舞),中国古典园林与建筑,中国古典工艺美术(包括陶瓷,织绣印染,奇奇,玉器与金属工艺,家具及其他)。
      儒家文化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导成分,对中国古典艺术有重大的影响。以戏剧为例:中国儒家文化对戏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儒家文化所体现出的伦理精神及由其形成的”重实际,黜玄想”的”史官文化”,导致了古典戏曲与历史的紧紧”缠绕”,使历史故事和传说成为戏曲重要题材来源。儒家”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人格所张扬的循礼守制、贵贱不逾而又以睦相守的程式化生活赋予戏曲以程式之美。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的失意文人对戏曲活动的参与,使戏曲在总体格局上不越出封建主义艺术范围,但又很大程度上与封建主体文化迥然异趣。
      宗教(佛教)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佛教还为中国古典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至于音乐方面,公元三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平衡的思想:平衡是中国古代所谓和谐的人本思想。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3类;即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人与人的平衡与和谐,古代人心与身的平衡与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32766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