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您正在浏览古典艺术图片
 
   相关图片
 
茶几和套几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相片于 2008年09月05日 19时57分29秒 上传到本网  图片来源:中华五千年网
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如需转载本网内容,请您邮件、电话或QQ联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盗链,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版权归翰艺佳画及原创所有。
上一张图片 : 官帽椅和靠背椅   下一张图片 : 宝椅-玫瑰椅
    上传会员: 芷嫣      发布时间: 2008年09月05日        新窗口浏览  → 推荐给我的好友      浏览次数: 3243
 
    相关内容
茶几和套几
茶几和套几
   茶几一般以方形或长方形居多,高度与扶手椅的扶手相当。通常情况下是两把椅子中间夹一茶儿,用以放
   杯盘茶具,故名茶几。茶几是入清之后开始盛行的家具。从明代绘画中所见,当时香几兼有茶几的功能,到了清代,茶几才从香几中分离出来,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新品种。一般来讲,茶几较矮小,有的还做成两层式,与香几比较容易区别。清代茶几较少单独摆设,往往放置于一对扶手椅之间,成套陈设在厅堂两侧。
   套几是清代制作得十分有特色的家具。套几可分可合,使用方便,一般为四件套,同样式样的几逐个减小,套在上一个腿肚内,收藏起来只有一个儿的体积,其他小儿套在其中,故名“套几”。套几以苏作为多,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香几
   顾名思义,香几是为供奉或祈祷时置炉焚香用的一种几,也可陈设老式表盒。香几的使用大多成组或成对,个别也有单独使用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中关于香几的描述就很详细:“芍室中香几之制有二,高者二尺八寸,几面或大理石、玛淄石,或以骨柏楠镶心,或四、八角,或万,或梅花,或葵花、慈菇,或圆为式,或漆,或水磨渚木成造者,用以阁蒲石,或单玩美石,或置香盘,或置花尊以插多花,或革置一炉焚香,此高几也。”香几的式样之多,有高矮之别,且不专为焚香,也可别用。如摆放各式陈设、百玩之类,以供清玩,甚快心目。
 
黄花梨茶几 (一对)
清 49X32X76厘米
   此组茶几需要用料充裕,四腿均削制出足,上层的牙板与下层的牙板协调统一。雕刻云纹精致细腻,简洁明快,装饰巧妙。纹理美丽的黄花梨质料也增色不少。
 
 
红木雕云蝠龙纹套几
民国 72厘米
   此组套几采用云蝠龙纹图案,豪华别致。前3件用3根底枨,最小的1件用 4根底枨,这样便于套叠,可依空间的大小和陈设物品的多少而组合使用。
 
 
关于古典艺术

      中国古典艺术核心内容的领域应该包括中国古典绘画(壁画,雕塑,国画,书法,篆刻),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文学(包括小说,戏剧,诗歌),中国古典舞蹈(宫廷与民间乐舞),中国古典园林与建筑,中国古典工艺美术(包括陶瓷,织绣印染,奇奇,玉器与金属工艺,家具及其他)。
      儒家文化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导成分,对中国古典艺术有重大的影响。以戏剧为例:中国儒家文化对戏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儒家文化所体现出的伦理精神及由其形成的”重实际,黜玄想”的”史官文化”,导致了古典戏曲与历史的紧紧”缠绕”,使历史故事和传说成为戏曲重要题材来源。儒家”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人格所张扬的循礼守制、贵贱不逾而又以睦相守的程式化生活赋予戏曲以程式之美。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的失意文人对戏曲活动的参与,使戏曲在总体格局上不越出封建主义艺术范围,但又很大程度上与封建主体文化迥然异趣。
      宗教(佛教)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佛教还为中国古典艺术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至于音乐方面,公元三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平衡的思想:平衡是中国古代所谓和谐的人本思想。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3类;即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人与人的平衡与和谐,古代人心与身的平衡与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5714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