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美术常识>>>美术园地>>>美术收藏
 
 文章   发布文章 >>>
美术收藏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7年04月26日 14时42分52秒   来源: 翰艺佳画   部落主人: 打印】【纠错

 

    对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古今美术作品进行收集和保藏。收藏品具有观赏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的文物价值,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能以可视的形象性和可存的物质属性,长久保存和流传下来以供后人观赏和研究。自古以来,美术作品都为人们文物收藏中的主要对象,并随着审美功能或其经济价值的加强而掀起一股又一股的收藏热。
  美术收藏的历史由来已久,许多文明古国均有源远流长的传统。相传中国早在公元前 6世纪的西周,已专设“春官之职,掌祖庙之收藏,凡国之玉镇大宝藏焉”(《周礼》)。以后,美术品主要被皇室、贵族、士大夫等上层社会所占有,为满足少数人的鉴藏、赏玩要求,往往深藏秘阁,世人轻易不得一见,故形成了藏品的高度集中、作品的私有化和封闭性、观者范围狭窄和审美趣味单调等特点。在改朝换代、社会动乱之际,藏品就难免遭到大量毁损的厄运。中国历代宫廷收藏,曾经历了几次大的聚散变迁。中国历代美术作品得以保存至今的已如凤毛麟角,且历尽沧桑,饱尝艰险。许多举世闻名的美术名作,都有一段辛酸、坎坷的流传历史。西方的美术收藏也大都集中于皇室宫廷,王公贵族和教堂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兴衰,也经历着聚散兴毁之运。
  18世纪以来,博物馆、美术馆相继建立,才使美术品由私有转向社会,由封闭转向开放,收藏范围不断扩大,机构性质也日趋多样。现代的美术收藏单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综合型。广泛收藏各门类、各时代甚至世界各国的美术作品。著名的有中国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法国卢佛尔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苏联俄罗斯博物馆等。②专科型。主要收藏某一门类、品种、时期、地域或某一流派作品的博物馆、美术馆,如以绘画为主的英国伦敦国家画廊,民主德国德累斯顿画廊,奥地利的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苏联特列恰可夫画廊等;重点收集中国现代美术作品的中国美术馆;主要收藏希腊艺术的雅典国立考古博物馆;还有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地方美术、印象派画家等各种单项的博物馆、美术馆等。③纪念型。收藏历史上值得纪念的美术家作品,如P.毕加索、H.马蒂斯、黄公望、八大山人、徐悲鸿等画家的纪念馆。④遗址型。主要指在历代美术遗址或考古发掘遗址上建立的保管所、研究所、博物馆,如罗马的竞技场、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中国的长城、敦煌石窟、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等。另外,许多美术作品还分散收藏于美术院校、文化中心等有关机构以及私人收藏家之室。
  美术作品的搜集,除了封建时代那种凭借权势、巧取豪夺等不正当手段外,一般是通过征集、收购、捐赠、调拨、发掘等途径。为使收藏的作品得以长久保存,藏品都要经过科学的鉴定以及登记、编目、定级、制档等一系列保管程序,并采取必要的消毒、修复、装裱等科学保护措施。对美术作品的保管、鉴藏、保护工作,中国自古以来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尤其在卷轴书画方面,公私庋藏的精品,大多经过精心的装裱、修复;在流传过程中,时有收藏、鉴定、过目者留下题识,盖上印章;经过认真的鉴别、品评、整理、研究,还撰写成类似目录的著录书,如唐代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录》、宋代的《宣和画谱》、《宣和书谱》、清代的《石渠宝笈》和《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这些题款、印章、著录书籍,为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价值、收藏、流传和变迁等历史情况,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目前,世界各国对现存美术作品的收藏情况也越来越重视,编辑了许多存世美术品的目录书籍和藏品图册,各种版本的《世界美术全集》、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藏品选集相继问世,美术收藏事业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一篇 : 幼儿家庭美术教育中的误区   下一篇 : 美术教育
您是浏览 学海无涯 文章【美术收藏】的第 3030 位网友!
 部落主人 学海无涯 相关文章
清代石涛书法
唐代柳公权书法
明代唐寅(伯虎)书法
清代刘墉书法
近现代 齐白石书法
汉沽版画
工笔紫红牡丹的画法
胶南年画
国画六法
元、明、清绘画
 部落主人 学海无涯 热门文章美术园地
浅析中国画美学价值研究
北京最早的油画《桐荫仕女图》
盛极而衰的乾隆朝美术
美术概论:山水画廊揽胜
怎样使画面物体具有体积感
素描色彩与空间思维能力、观察力、审美能...
后水墨的沉思
线条练习
中华民族先民的美术创造
商周时代美术概况
 部落文章美术园地
中国书画盖印有讲究,了解其中的禁忌
手指画的指书题款
浅析中国画美学价值研究
中国画:书与画的融合
色彩与人类心理
雕塑—造形艺术的殿堂
壁画—登堂入室的绘画
国画—超然物外的表现
油画—真实人生的体现
水彩画—微熏薄醉的感受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9531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