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民间艺术>>>民族民间文化>>>中国龙文化解读
 
 文章   发布文章 >>>
中国龙文化解读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7年03月29日 21时09分16秒   来源: 中国民俗网   部落主人: 庞 进 打印】【纠错
        编者按 今年春节前,中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布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统一标志。该标志由汉字“文”、龙、长城等元素构成,其对龙的阐释是:“龙的形象象征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具有亲切感,易于传播;动态的龙,表达了全民行动,投入到提高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来。”

  春节中,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春潮般到处涌动着一行行舞龙队伍,是那么的红红火火,昂扬奋进,鼓舞人心。

  今年的“两会”上,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兴委员提出:全世界华人都认同自己是“龙”的传人,但关于“龙”文化还没有一个令中国乃至世界信服的说法,建议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掘并研究“龙”文化的根。

  为此,我们特请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庞进先生撰写本文,供大家参考,研究。

  龙史悠悠,龙图多多,受篇幅所限,这里只挑选出与本文相关的比较典型的18幅图片加以说明。更多、更好、更新的“龙图”,更有待于我们这些“龙的传人”以智慧和勤奋去描绘、创造!

  中国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经过七八千年的发展、演变和升华,已成为海内外华人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这是我对“龙文化”的一个整体认识。

  对中国龙“承古”的职能,人们已看得很清楚,几乎没有争议;而对中国龙“开新”的职能,人们或重视不够,或表示怀疑。我在这里提出中国龙的“扬弃”、“淘汰”、“新建”问题,旨在说明中国龙不仅能“承古”,而且能“开新”——古老神奇、丰富多彩的龙文化能够伴随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认知过去,关怀当下,瞩望未来。

  面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的中国龙文化,生活在21世纪历史时空中的我们,应该传承、弘扬哪些内容?清理、淘汰哪些内容?创建、新增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从源头梳理起——

  (一)传承、弘扬:融合龙、福生龙、奋进龙

  (二)清理、抛弃:帝制龙、灾祸龙

  (三)创建、新增:文明龙、科学龙、环保龙

上一篇 : (一)传承、弘扬:融合龙、福生龙、奋进龙   下一篇 : 汉字文化
您是浏览 赵思涵 文章【中国龙文化解读】的第 4507 位网友!
 部落主人 赵思涵 相关文章
宁德婚嫁习俗——议婚、嫁娶等
赵人勤书法艺术作品欣赏
心,善恶美丑的本源
图说书史—行书
江明君
白石老人画虾
根雕艺术的特点
精神境界与审美人生
人生应把握的十个“度”
春日寄语
 部落主人 赵思涵 热门文章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东巴造纸:承载纳西文化的天然古法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白虎文化揭示土家族形成的路线图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满族的禁忌垂挂习俗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探寻蒙古族数百年文化延续:别力古台祭祀
走进盐边 感受民族民间文化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部落文章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百家宴的由来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探寻蒙古族数百年文化延续:别力古台祭祀
攸县民俗:传承百年 贾山皮影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250990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