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艺术家是否用颜料、染料还是墨水来工作,每一种被使用的颜色都必须根据颜色的三种物理属性来描述:色相、明暗和纯度。 
    色相 色相是一般的色彩名称 红、蓝、绿,等等--用来称谓对在可视光线中能辨别的每种波长范围的视觉反应。色相指示了一种颜色在色谱或色轮中的位置。每一种颜色实际上存在着很多微妙的变化,尽管它们都始终使用简单的色彩名称。例如,很多红色在性质上与纯粹的红色大不相同,但我们仍然以红的色相来识别它们。此外,把一种颜色添加到另一种颜色会改变这种颜色的色相;这实际上改变了光的波长。任何两种颜色的混合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层次(变体)--例如,黄色与绿色之间。为了概念的清晰,艺术家一般把色相放在十二个层次的色轮上来确定(辨别或命名)色相。 
    明暗  一个人的色调范围可以通过把黑色或白色增加在色相上来产生。这说明色彩有不同于色相的特性。被称为明暗的色彩特性对色彩的明和暗,或一种颜色反射的光量进行区分。在最亮与最暗之间存在着很多明暗层次。要改变一种颜色的明暗,我们必须把它与另一种更亮或更暗的颜色相调和。不会改变色相的亮色与暗色只有黑色和白色。 
    每种颜色都反射不同的光的数量和不同的波长。大量的光是从黄色反射出来的,而少量的光则是从紫色反射出来的。每种颜色在其最强的纯度上都有指示着它所反射光的数量的标准明暗。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色彩,我们应该知道每种颜色的标准明暗。这种标准明暗在色轮上看得最清楚,色轮上的颜色按照中性明暗的水平从黑到白依次排列。在这种比例上(及在色轮上),所有高于中间灰色的颜色都称为高调色。所有低于中间灰色的额色则足低调色,一种颜色是否高调或低调取决于艺术家,众所周知,一种低调的紫色可以通过白色来提亮。那种调整是按照中性色水平提高紫色的明暗水平,直到它与灰色的明暗水平相一致;通过检查标准的灰色,可以使紫色在明暗上与黄-橙色的明暗相等。同样,象黄色邪样的高调色也可以通过很黑的颜色来调整,直到它成为低调色。 
    纯度  色彩的第二种特性,纯度(亦称饱和度)涉及在一种色彩中光的性质。我们使用纯度一词来区分同一色相中较明亮或较浑浊的色调;即区分一种颜色的饱和程度或出自灰色和中性色的颜色的强度。饱和的程度或最纯的颜色,实际上可以从透过三棱镜的光柱的色谱中看到。但是,最接近并类似光谱中的色彩的艺术家用颜色被认乃是最纯的颜色。从颜色中反射的光波的纯度产生色彩的亮度或浊度的各种变化。例如,只反射红色光波的颜色是一种纯红的颜色,但如果任何互补的绿色光波也被反射了,红色的亮度就会减弱或变灰,加果绿色和红色的光波被反射的表面均匀吸收,其色调就是中性的灰色。没有纯度的颜色就接近灰色。 
    有一些方法改变色彩的纯度。常见的方法是将一种颜色与其补色并置,这样会增加顿色的纯度。另一种改变纯度的方法是将颜色进行调和,这将自动地降低被调和色的纯度。增加中性色(黑色、白色或灰色)会导致颜色的变动。当白色调和到任何颜色中时,会使颜色变浅,但也会失去其亮度或纯度。同样,把黑色调和到某种颜色中,当颜色变暗时也减弱了纯度。我们不可能在不改变纯度的情况下改变深浅,尽管这两种特性不是同一回事,一种纯度的变比是通过一种相同明暗的中性灰色来调和颜色而产生出来的。调和的结果是纯度发生变比而深浅没有变化。颜色在加入灰色后会失去纯度,但在色调上不会变深或变浅。改变任何颜色的纯度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补色。把色轮上完全对立的两种颜色调和在-起,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实际上就是三原色的平均调和。这将产生中性的灰色,这是因为经调和的颜色已经不纯,没有能力吸收所有的反射光波,也可以视为一种较浅的黑色形式。在比例不相等的调和中,两种互补颜色的调和将会使量多的颜色产生特殊的性质。量少的补色,不是纯粹的灰色,是量多的补色的灰色或中性色形式。当两种二次色与一种普通色调和产生三次色时,也会发生这种中性化。当一种颜色通过其中性化而产生出那些颜色时,它们都具有同样的特性和外表。三次色的位置在色轮的内圈,如褐色(橙色的中性化)、橄揽绿(绿色的中性化),等等。它们以低纯度和色相的中性化为特征。一种二次色与一种原色相调和时,其结果不会出现在色轮的外圈。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不同时改变颜色的深浅(只增加少量的补色)是难于改变一种颜色的纯度的。少量的绿色(较浅的)添加到红色(较深的)中,其结果是纯度降低和颜色变浅的红色。相反,当少量的红色(较深的)添加到绿色(较浅的)中时,绿色将减弱其纯度并变得较深。对纯度与深浅的变化发生影响的这种双重关系在黄色与紫色中较易看到。但是,这种情况是通过每一对补色而发生,不是通过红-橙色或蓝-绿色。它们是可以用于降低其他颜色的纯度而无需改变其深浅的唯一的一对补色。这是因为它们以相同的深浅程度--中间灰--为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