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民间艺术>>>民族民间文化>>>跳菜:民间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文章   发布文章 >>>
跳菜:民间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12年10月11日 19时02分09秒   来源: 毕节日报   部落主人: 打印】【纠错

  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传统饮食文化。

  跳菜特有的文化内涵

  今年4月份,在黔西县举行的中国彝族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上,活跃着一群披着羊皮、踏着“三跺脚”、 头上顶着托盘,一边跳着舞步,一边唱着歌儿的彝族汉子,其动作敏捷,气势恢宏,刚健有力,粗犷豪迈,欢快自如。特别是那双人重立,光头顶盘跳跃的高难度动作,真像一尊尊流动的铜像,这种活的“人体文化”,既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既有审美价值,又有群众的自娱价值。这便是2008年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南涧跳菜。

  南涧跳菜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舞蹈,最本质的是从厨房到餐桌之间上菜的一个过程,吃饭前端上菜。

  “跳菜”雅称“捧盘舞”俗称“抬菜舞”,表演过程分为“宴席跳菜”和“表演跳菜”两种形式。“宴席跳菜”也叫“实地跳菜”,是南涧民间在生活中的一种重大庆典,为喜庆或喜悦增添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表演跳菜”即舞台上表演的跳菜,根据场地大小增减演员,可从几十人到几百人,舞蹈动作粗犷豪放、刚健有力,声音高亢嘹亮。

  “跳菜”历史悠久,据说是由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演变而来,主要盛行于唐朝,相传这是古时期彝族人敬奉帝王在宫中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后来慢慢流传于民间,成为彝族民间艺术之独秀,饮食文化之奇葩,在民间构成了南涧民族文化的源头。跳菜在云南大理、南涧都有传承,其表演使记者联想到中国远古时代直至汉唐时期,舞蹈、音乐常与杂技艺术和饮食文化融为一体,互为添色,而又珠联璧合,保存着古代相传至今的原始风格和民俗内涵。

  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跳菜”是南涧人的精神食粮,也是彝族民间传统饮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据跳菜演员罗荣春介绍,从各种场合来看,婚礼跳菜在南涧当地是最常见的,仪式也要相对复杂和丰富一些,并且无量山系和哀牢山系的跳菜风格也不一样。无量山系的跳菜,音乐欢快跳跃,舞姿以上耸下踏为主,形成了地空型的竖向结构,每个细小的步伐都是实实在在的以踏为主,带有豪放洒脱的风格;哀牢山系的跳菜,音乐舒缓流畅,舞姿以左移右摆为主,带有飘逸洒脱的风格。

  和生活中的跳菜相比,舞台上的“跳菜”融进了较高的表演技巧,是舞蹈和艺术的结合体,但同时又保持了纯真朴实的气质,那自然古朴的原始野性美,强烈现代气息,擎天拔地的阳刚之气,汇入中华民族文化的洪流之中。

  跳菜在舞台表演中有人上人、百鸟朝凤、八仙过海、仙后展食、双阳顶架、苍鹰踹脚等高难度动作,这不仅增强了舞台效果,也展示了演员们深厚的表演技巧。在生活“跳菜”中,这些舞蹈动作是没有的,而大多是生活中原汁原味的表演。

  南涧农民跳菜培训团团长字正鸿说,在当地的彝族村寨,逢喜事,以“跳菜”助兴,遇丧事,以“跳菜”化悲。无论哪家办事,村里的男子汉都要剃光头发,亲自下厨,舞着托盘,跳着上菜,令人眼界大开,食欲大增。

  艺术观赏与饮食的完美结合

  宴席“跳菜”一般两人一对,一对跟着一对跳,姿势各异,变化多端,刚柔相济,旋转自如,不断地把装满菜肴的托盘在他们手中花样翻新。用头顶,或用手托,或用肩抬,或一人骑在一人身上……他们时而“苍蝇搓脚”,时而“鹭鸶伸腿”,时而“金鹿望月”,时而“野鸡吃水”,翻转跺脚,大步舞盘,竞献绝技。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最精彩的要数“口功送菜”和“空手叠塔跳”。 “跳菜”者口中紧衔着的两柄大铜勺上,各置一碗菜,而头顶上的托盘也装满了菜,他们面带笑容,满怀激情,边跳边上菜。

  字正鸿介绍,“空手叠塔跳”是“跳菜”表演中比较难的一个动作,头顶上的托盘要装八个碗,每只手分别托起重叠在一起的四大碗菜,踏着节拍,合着节拍,边跳边舞,穿梭席间。在南涧民间,宴席“跳菜”的摆法也很有讲究,均按传统规矩一一摆放常见的摆法有“回宫八阵”、“四方形”、“梅花形”、“一条街”等。待上四大碗菜,宾客方能动筷,一边欣赏“跳菜”者变换无穷的舞姿和欢快诙谐的表演,一边品尝彝家山寨风味,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东方“芭蕾”

  “跳菜”把彝族粗犷豪爽、古朴生动的民间艺术亮点融汇其中,被社会各界授予“东方芭蕾”、“东方饮食文化之一绝”、“世界饮食文化的奇葩”等称号。“跳菜”不仅包容了饮食文化的精华,而且囊括了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更是由衷地表达了彝家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一片深情厚意。

  从1991年开始,南涧民间习俗“抬菜”被文化工作者挖掘整理,编导的精心加工,它已从山间田园“跳”到广场都市,从锅台饭庄“跳”入艺术殿堂。由南涧山乡“跳菜高手”中的彝家汉子们组成的演员队伍,以其崭新的姿态,从生活中走上大雅之堂。经过提炼后的跳菜成了观众的一道“佳肴”,成为彝族的骄傲,它将构成东方特有的“芭蕾文化”,跳出民族的“精气魂”。

  让民族文化走得更远

  在活动现场的更衣室,当记者问谁是跳菜表演团的领队时,一个戴着耳环、穿着彝族服装、正在忙碌着整理表演器材的青年朝记者走过来,他便是这次带队来黔西参加中国彝族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的跳菜演员罗荣春,他还是一位用歌声弘扬民族文化的彝家汉子,被称为中国西部民歌王子跳菜汉子。

  罗荣春从小生活在雄奇俊秀的无量山中,朴实无华的彝族文化和大山的灵气养育了他的童年,听着村民们原生态的歌唱,伴着粗犷豪放的“三跺脚”,耳濡目染之下,罗荣春渐渐喜欢上了激情似火的彝族歌舞。 200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毕业后,分配到南涧三中担任音乐教师,在做好音乐教学的同时开始了写词、作曲、演唱等工作,也开始他的“跳菜”生涯。

  罗荣春和民间“跳菜”艺人字正鸿一样心系“跳菜”文化,都想让民族文化走得更远,传得更久。不过让人更为称赞的是字正鸿一家三代不老的跳菜传奇。 

  在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上,“跳菜”团队中有一老一少两个男人亲密得像朋友,一起上台表演,一起在休息室整理服装,他们一个是56岁的父亲,一个是29岁的儿子。父亲便是字正鸿,在云南大理州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跳菜”明星。儿子叫字凤高,是“跳菜”演员,字凤高还有一个孪生弟弟叫字凤光,也是团队中的一员。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如今是跳菜艺人父子同上舞台,从乡土到都市,他们携手共进。

  在字正鸿的家庭成员中,从他的儿子、女儿到孙子辈,几乎人人都会跳菜。曾经,他的两个女儿和他一样到全国各地参加对外交流演出,之后是双胞胎儿子的加入,现在连小孙子也加入到跳菜艺术团的演出中。字正鸿说,原本一家有三代四人参加跳菜,平常在外演出时相互帮助,相互照顾,无论在哪里都其乐融融,有家的味道,但由于他的孙子上学,另一个儿子有事耽搁不能参加演出,使这次演出少了两个人,字正鸿表示很惋惜。由于字正鸿一家人都热爱“跳菜”,一代受一代的影响,都积极加入了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中。字正鸿还满怀期待地说,现在他家中已经有三代人加入了跳菜团队,再过几年,在“跳菜”团队中他们就有四代人了。

  世界瑰宝,传承路漫漫

  罗荣春介绍,在南涧,每个村寨都有跳菜的人,现在主要以舞台表演为主,都是人们自主业余的文化延续,自2008年,“跳菜”被申报为中国非物质遗产文化后,跳菜传承形式逐渐多样化,政府形式就有艺术团、民族文化工作队,同时还建立了5个事业编制的跳菜基地;民间形式有父子传承、师徒传承,但由父辈传给儿子辈、孙子辈的较多。

  罗荣春说,在他们家乡,几乎村村寨寨的人都会跳菜,而现在的舞台跳菜主要是把前人传承下来的文化和现代音乐、舞蹈结合起来,并形成新形式下的舞台跳菜。

  在南涧当地,女人一般不参与跳菜活动的,因为当地有男尊女卑的习俗,包括现在,在跳菜团队里,同样没有女人,不过在村寨里,生活中的跳菜有时也有女人参与。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跳菜家叫大师傅,在增加形式的同时,也是一种传承活动;二是“跳菜”表演需要一定的功夫和技巧,而上菜过程中的“跳菜”表演是一种力气活。

  随着社会发展,传承跳菜文化面临的困难也在逐步增大。罗春荣介绍,现在学跳菜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孩子三岁进幼儿园,然后读初中、高中、甚至上大学结束,再来学跳菜,这个时候已经晚了。他认为,学跳菜要从小学效果才好,虽然要求条件不高,但首先是自己喜欢,对跳菜感兴趣,其次是乐感,跳菜尽管随意,也是一个舞蹈。当然,跳菜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学习,但难度就要大得多。

  对于现在提倡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罗荣春说:“政策很好,对文化有了整合的思路后,当地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南涧文工团得到重建重修,并重新组建了团队,这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转折点。民族文化传承就如同寺庙,没有和尚也就没有了庙。”

  罗荣春介绍,在传承上还需要政府一贯的大力支持,有了资金什么都好办得多了,让当地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学,在浓厚的氛围中熏陶,学习和传承可以互补,孩子也可以不用单独去学跳菜,还可以学音乐和其它的知识。目前“跳菜”表演团队里有8个是中学生,刘晓志是年纪最小的一个,虽然只有16岁,但他心中装着民族传承,装着非遗文化,现在刘晓志读的是当地的跳菜班专业。

  刘晓志表示,学习跳菜不仅是兴趣,也是职责,在他们家乡跳菜是民间习俗,更是一种文化艺术。他看着老一辈的跳菜师逐渐老去,而新一辈人则忙于生计、忙于学习,因此他选择了跳菜专业班,在学习之余参加跳菜演出,把老一辈人的知识文化发扬光大。

上一篇 : 西藏拉萨贵族人结婚习俗   下一篇 : 贵州:苗族人传统的原生态民俗
您是浏览 画香亭园 文章【跳菜:民间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的第 14448 位网友!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相关文章
什么样的黑曜石值得收藏
徽州古建之美:精致的木雕
被故宫收藏的传统竹刻
赏石艺术中形式美与主题的关系
为什么说宋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最高成就
什么手表值得收藏?
第四套人民币知识大全
手串的玩赏与收藏
道光瓷器的收藏与价值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部落主人 画香亭园 热门文章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东巴造纸:承载纳西文化的天然古法
民俗专家: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白虎文化揭示土家族形成的路线图
春节,世界文化中的独特符号
满族的禁忌垂挂习俗
探寻蒙古族数百年文化延续:别力古台祭祀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走进盐边 感受民族民间文化
跳菜:民间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部落文章民族民间文化
《茶经》文化的传统与传承
传承藏族传统文化——角冠特色手工艺品
贵州千名绣娘织画卷 苗绣文化显魅力
百家宴的由来
“土家山歌之乡”民歌传承的喜与忧
苗族凄美爱情故事:爬山节的传说
全国畲族文化剪纸艺术展走进畲乡
民间艺术:丑陋蟾蜍是美女嫦娥的化身
探寻蒙古族数百年文化延续:别力古台祭祀
攸县民俗:传承百年 贾山皮影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110055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3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