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艺术部落>>>美术常识>>>美术园地>>>美术中的复制
 
 文章   发布文章 >>>
美术中的复制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时间: 2006年06月22日 08时20分08秒   来源: 翰网   部落主人: 天山云客整理 打印】【纠错
    以美术品原作为依据,进行科学的复原制作。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工作。复制目的是:

    ①保护那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或历史价值、经常利用又易损坏的真迹珍品,用足以乱真的复制品代替真迹展出或使用,使真迹得到妥善保藏。

    ②万一原作损毁,复制品也可成为足资参考的珍贵资料。复制的原则必须忠于原作,不同于仿制和造假。仿制主要是模仿原作的艺术风貌和表现技法,不拘泥于笔笔如真,在尺幅、材料、形制等方面也无严格要求;造假则可以脱离原作,随意更改,甚至完全凭空捏造。复制则一定要以原物为依据,不能主观臆造。其形制、尺寸、内容、线条、纹饰、色彩、风格、特征,甚至残损污痕,都要忠于原件,不得随意增减变动;材料和工艺也要尽量与原件相同,若选择代用材料,需保证质感相同,采取新的制作技术,应确保质量和真实感;为避免真假混杂,复制品制成后,应注明复制品标志;高水平的复制品,还应传达出原作神韵。
  
     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艺术传统,美术复制的历史也很悠久。许多珍贵的书画珍迹,最初出于保护、欣赏、传播的需要,出现了不少临摹本。如唐代用双钩填墨摹下的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宋代临摹的东晋顾恺
之《洛神赋图》和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都是精美复制品。至明清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模仿、造假盛行,其间有不少忠于原作的摹本,虽非完全意义的复制品,但亦具有复制的性质。至20世纪,文物、博物、考古事业逐渐发展,复制才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技项目。
  
    由于美术作品种类繁多,复制方法也各不相同,就书画、青铜作品这些主要门类而言,每类都有多种方法。书画类复制方法有:①人工临摹法,即对照原作或照片进行人工勾稿描摹,工笔、重彩画多用此法。②照相复制法,拍摄原作的原大底版,洗印在涂有感光材料的纸或绢上,再适当进行人工加工,适用于水墨画和书法。③珂罗版法,即用较精微的珂罗版进行照相复制,适用于笔触变化多、墨色层次丰富的书画,但尺寸与原作不一。④木版水印法,即对照原作人工勾稿,□板刻制,几十次彩色套印,能达到逼真程度,多用于珍贵的工笔重彩作品。
   
    青铜作品复制主要方法有:①传统的石膏模具浇铸法,即以原器为模,用石膏制范,原材料熔炼浇铸毛坯,再进行清理、抛磨、腐蚀、雕饰、着色、作旧等加工。②新的硅橡胶模具浇铸法,即用硅橡胶制作模具,以新的合成代用品灌制,做成的复制品花纹细致,造型精确。其他美术复制品,如雕塑、陶瓷、玉石工艺等,大多采用传统的方法。美术复制作为一种特殊的工艺技术,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应具备相应的历史知识和艺术修养,这样才能制作出形神兼备的复制品。
上一篇 : 美术作品中的节奏   下一篇 :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您是浏览 赵思涵 文章【美术中的复制】的第 3235 位网友!
 部落主人 赵思涵 相关文章
宁德婚嫁习俗——议婚、嫁娶等
赵人勤书法艺术作品欣赏
心,善恶美丑的本源
图说书史—行书
江明君
白石老人画虾
根雕艺术的特点
精神境界与审美人生
人生应把握的十个“度”
春日寄语
 部落主人 赵思涵 热门文章美术园地
浅析中国画美学价值研究
北京最早的油画《桐荫仕女图》
盛极而衰的乾隆朝美术
美术概论:山水画廊揽胜
怎样使画面物体具有体积感
素描色彩与空间思维能力、观察力、审美能...
后水墨的沉思
线条练习
中华民族先民的美术创造
商周时代美术概况
 部落文章美术园地
中国书画盖印有讲究,了解其中的禁忌
手指画的指书题款
浅析中国画美学价值研究
中国画:书与画的融合
色彩与人类心理
雕塑—造形艺术的殿堂
壁画—登堂入室的绘画
国画—超然物外的表现
油画—真实人生的体现
水彩画—微熏薄醉的感受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23465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