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美术常识频道>>>高克恭的山水画艺术
猜你喜欢的文章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如何处理油画风景中的前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有哪些流派?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亲》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中国书画盖印有讲究,了解其中的禁忌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唐宋山水:自然的观照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欧洲油画中的“酒鬼文化”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美术学科唐代绘画知识点汇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中各种油的使用介绍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如何捕捉光色变化的“印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工笔虎头的画法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高克恭的山水画艺术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7年11月25日 22时28分30秒   来源: 中国书画    作者:   编辑:晓含   浏览:4575 人次 【打印】 【纠错
 

秋山暮霭图 [元] 高克恭

    公元1267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率领蒙古族部落统一中国,建立了以金戈铁马雄称于欧亚大陆的元代政权。元朝统治者为了保证他们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在中原大地上对汉人和其他民族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并在政治、法律上都规定出不平等的待遇,把汉族士人阶层排在仅次于乞丐的第九位。这所有的一切都给汉族的士人阶层以沉重的打击,特别是在汉族的士人阶层群体当中,对异族统治者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他们把书画作为遣兴明志、写愁寄情的精神寄托。因此,绘画在当时成了不少士人阶层的反抗方式。由于士人阶层的介入,使元代绘画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注重笔墨技巧,强调以书入画,丰富笔法的品评标准与审美规范,并用题试形式扩展了笔墨表现语言。文入画在当时成为一种潮流,它是推动元代山水画发展的先决条件,造就了当时传统山水画的主流趋势,最终完成了元代山水画的伟大变革。

    纵观元代山水画坛,在经过唐宋五百四十余年的历史演变,主要以元初提倡复古之风的赵孟頫、高克恭、商琦等身居高职的士大夫,和元中期强调隐逸避世思想的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等人的两种不同文人画风格为主要艺术趋向。但他们上追北宋以前的传统风格,特别是董、巨、二米、李、郭等诸大家面貌,并从中寻找出新的拓展之路,在不脱离真实山水的前提下,以笔墨表现新的视觉形象;把诗文书画结合在一起,以寄情达志的写意手法来推动元代山水画向前发展,使元代山水画从融汇到成熟都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时代风格和面貌,使传统文人画在元代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元代画坛名家辈出,面貌丰富多彩。“近代丹青谁最豪,南有赵魏北有高”的一代英才高克恭就是其中的一位。

    高克恭(1248-1310年)字彦敬,号房山道人,大都房山人。其祖先是西域畏兀儿族人(今译维吾尔),占籍大同,他的祖父与汉人通婚,其父高嘉甫被六部尚书招为女婿,但他无心宦海生涯,便就隐大都西南郊的房山。高克恭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刻苦勤奋,潜心读书。1275年,27岁的高克恭便开始了仕途生涯,先由京师贡补王部令史至户部主事到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最后官到刑部尚书,他晚年寓居钱塘。高克恭虽身居显要,但一生廉洁,勤于政务。他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时极力倡导“敦学校,选实才,汰冗官,增吏俸,慎刑狱”。出身官宦之家,深受汉族文化熏陶的高克恭,对待汉族士人阶层的人们更是倍加关爱。在任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期间,规定“凡以儒籍占者,皆定为户”的政策,和元代统治者所持截然不同的立场,受到广大士人阶层的拥护。据记载,每当朋友相聚,高克恭则酒酣兴发,纵墨挥毫。从政之余,挥写丹青,钟情于山水。高克恭是我国维吾尔族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其诗质朴、清新,诗意之美和他的山水画风格一样,让人赏心悦目。如:

    仿老米云山图

    青山半睛目,遥现行云底。

    佛髻欲争妍,政恐勤梳洗。

    过信州

    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路旁。

    风送落红搀马过,春光更比路人忙。

    满目云山楼

    溪头白鹭来相安,溪上红桃雨打残。

    满目云山为谁好,一川晴色上楼看。

    夜山图

    万松岭畔中秋夜,况是楼居最上方。

    一片江山果奇绝,却看明月似寻常。

    高克恭的山水画师承二米兼学董、巨,“米氏云山”多以水墨晕染为主,多不见笔,积点成线,形成一种空蒙迷惘的景色。高克恭虽出二米一门,但所作云山笔墨并重,使画面有骨有肉,丰满许多。同董、巨的山水画相比,高克恭弱化了大山、大水的写实因素,而强调笔墨技巧是从自然再现升华为艺术表现为主的形式语言,突出宁静、质朴的意境氛围。再看他的笔法,不管是提按转折,还是徐疾有序都有别于董、巨。可谓似董、巨而去其繁,似二米而树其骨。他把“米家云山”的画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为后世所瞩目。高克恭的传世作品有《春云晓霭图》、《春山欲雨图》、《云横秀岭图》等。


云横秀岭图 [元] 高克恭

    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说,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云烟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云烟而秀媚。一幅山水画由达意、为象、气局三个内容所组成,而意境的艺术表现则是其主要的根本所在,历代大家无不在意境的营造上下功夫。高克恭的山水画构图多以全景式的山水与周边景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善于用云烟来渲染四时的氛围。云朵时而隐现,时而层次分明,静观其云,有滚滚而来的气势,令人遐想。元代绘画形成的笔墨表现及其内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脱离自然的“实体”,在观照自然方式的同时,艺术地再现了他们的胸中立壑。元代山水画是我国传统山水画史上的高峰,也是明清山水画回落的起点。明清大多数画家把元代绘画的模式当成“样板”来学,但是他们没有超越过元代绘画的这一高度,而是沉迷于先人的笔墨之中。同时元代绘画中所形成新的笔墨表现形式,他们也没有真正的学到家。

    尺幅千里的《春山欲雨图》,其构图饱满,气势雄浑。近处山坡两角,杂树茂密有序,左右分明。两坡间的小溪,从画中远处的村落缓缓流出,直奔画处,远山及树丛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并作空白处理,给人以山雨欲来之势。画面意境空旷、深远。高克恭有意拓宽了画面的空间深度,强化了客体形象的描述对主体风格表现的视觉效应。画中的山石多以横点皴之,山顶则是用青绿点苔,来表现树木的蓊郁苍茫之势。这幅造境之作与其说是画家在描绘春雨迷蒙的江南景色,不如说是画家对当时社会人文精神的一种真实写照。

    《春云晓霭图》则是高克恭52岁时所作,同样是能反映出他艺术表现风格的佳作。全图水墨滋润,画中近景舟桥流水,古木丛林中怀抱着村舍。用落茄点来积染表现高山大岭,再用刚劲的中锋笔法画树木林杆,树叶是以横点、介点互相运用。在水墨勾皴点染后,敷染赭石、花青色彩,使之浑厚而明快。在“米家云山”的基础上,高克恭又在表现技巧上充实了笔墨的阳刚之美。我们试想“米家云山”在一定程度上有游戏笔墨成分的话,那么高克恭在艺术探索中所表现出的阳刚之美和摒弃文人画的游戏态度,更是让后人折服。可以这样说,“米家云山”正是在高克恭的继承之中,才得以薪火相传,同时也正是在高克恭不断创新之后,使“米家云山”跳出“墨戏”规则范围得以发展。当我们重新审视高克恭那种宁静、质朴的画风时,总是有一种缺少新意、守旧不思进步的想法,但是当我们把他同南宋的画风中所形成的“形似”、“法度”比较时,高克恭的画风是进步的,其画风融入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给人以清新爽目之感。

    高克恭62岁所作的《云横秀岭图》亦称为典范之作。他晚年作品出入于李成和董、巨的笔墨语言。画中白云由画外左方冲入画面,在山涧回旋流动,云卷层叠,沿山腰向前飘动,主峰突兀,群峰环绕俯仰。近景山坡杂木茂密,丛林掩映云底。叶穿插整齐有序,层次分明。坡头小亭掩映在丛林之间,它给画面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是为行旅者歇息,还是为垂钓者避日纳凉……总之,给观赏者留下了更多的想像空间。此画无作者款,只有画家李衎题款:“予谓彦敬画山水,秀润有余而颇乏笔力,常欲以此造之。宦游南北,不得会面者今十年矣。此轴树老石苍,明丽洒落,古所谓有笔有墨者,使人心气降下,绝无可议者。”还有邓文原题款:“往年彦敬与仆交极厚善,尝见作画时真如蒙庄所谓伛偻承蜩者,盖心手两得,物我俱忘者也。此卷似董源,尤得意之笔。文原不可复作矣,令人雪涕。”两人对这件作品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我们观赏高克恭山水画艺术的同时,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元代画家大多数是每画必题诗、行款,诗书画结合成为这一时代的特殊标志。而高克恭却只题姓名和年月而已,很少有大段的题跋。据说在明清时,高克恭的作品大部分被人挖去题款,来充当米氏父子的作品,所以署有高克恭之名的作品流传很少。另外,高克恭的作品还保留较多的唐宋绘画特点,吝于题款。

    除山水画之外,高克恭对墨竹特别喜爱,曾师法北宋大家苏轼和金代画家王庭筠、王澹游父子。其用笔浑厚,气质古朴,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墨竹坡石图》(竹石图)是他存世的一幅。画中两竿雨竹劲拔圆润,竹叶错落有致,虚实相间,极富生机,底部圆石,用披麻皴勾染,以取浑厚清润之势。画中有同代画家赵孟頫题诗:“高侯落笔有生意,玉立两竽烟雨中。天下几人能解此,萧萧寒碧起秋风。”
上一篇 : 汉画艺术 传承之路   下一篇 : 古代绘画的鉴定
  相关文章 (绘画艺术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亲》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热门文章 (绘画艺术
洋画师眼里的中国皇妃
汉画像石上的升仙图
徐扬和《姑苏繁华图》
仇英青绿重彩工笔《清明上河图》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相关评论  
 
用户名: Email: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250 请您先查看评论须知!再进行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1870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