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美术常识频道>>>界画发展
猜你喜欢的文章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如何处理油画风景中的前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有哪些流派?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亲》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中国书画盖印有讲究,了解其中的禁忌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唐宋山水:自然的观照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欧洲油画中的“酒鬼文化”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美术学科唐代绘画知识点汇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中各种油的使用介绍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如何捕捉光色变化的“印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工笔虎头的画法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界画发展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7年08月31日 08时39分17秒   来源: 翰艺佳画    作者:天山云客收集整理   编辑:冷月   浏览:3855 人次 【打印】 【纠错

        根据史料记载,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驰骋中原,命工匠将被灭六国的那些巍峨精美的建筑,一一描摹下来,可以想象汉代画工张开绢素,沉思案前,准备创作《甘泉宫图》、《汉麟阁图》的情景。界画艺术便诞生于地位并不显赫的工匠与画工之手。

   《洛阳伽蓝记》曾记录了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一时的宗教建筑。“雕梁粉壁,青缫绮疏,难得尽言。”数万间佛寺便是数万个创作粉本,顾恺之、姚昙度、张善果、陆探微等一批画家浏览其中,得到的自然是创作的冲动。一批批以宗教建筑为题材的作品如《白马寺台样》、《灵嘉寺塔样》等陆续问世。今天尚能见到的顾恺之《洛神赋图卷》中,用界画方法绘制的舆车与龙舟,就足以让我们感叹其技巧之高超。

  不过,唐代张彦远还是认为,界画的真正独立归功于隋代的两位画家,“杨(契丹)、展(子虔)精美宫观,渐变所附。”界画的早期形式还不同程度地依附于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创作,以及建筑的设计。然而,独立后的界画立刻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众多的画家以工谨绚丽的画笔,孜孜不倦地描绘着唐朝宫苑的华丽和帝王的奢移。其中最优秀的当推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李思训是唐宗室,因做过左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其子昭道亦称小李将军。他们父子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画风,并有较大的发展。界画技巧更为成熟,建筑的形式更富于变化,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几件李派风格的作品,其中《宫苑图》中的亭台楼阁,宫殿堂馆,连绵环回于山间溪畔,或山楼重叠,或阁道相连,雕梁画栋,彩纹绮幔,情景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且描画工细,设色浓丽,金碧辉煌,洋溢着唐王朝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湖亭游骑图》是李昭道的代表作。作品生动地描绘了达官贵人闲适的生活。亭台妙巧、色彩细秀是李派界画的一件重要作品。

       而隐居于陕南辋川别墅的田园诗人兼画家王维,茶余饭后,时而呤诗着文,时而泼墨挥毫。在他的遗墨中竟有一幅描绘其居住的《辋川图》。作品青绿敷色,建筑依山傍水,层见叠出。王维的辋川别墅究竟是何种规模,已经难以考证,但这幅作品让我们了解了界画在唐代的另一种风格样式。值得一提的还有远在西域的民间画工和近在京城的民间画工,在敦煌莫高窟和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室壁画中,也显露出惊人的艺术才华。他们对界画技巧的把握并不亚于那些专业画家。

  五代是我国古代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宋代郭若虚《国画见闻志》曾记载这一时期画家91人。其中画佛道人物者最多,界画家与山水画家(包括兼善者)各11人,可见那时界画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绘画门类。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有尹继昭、卫贤等,而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画家具有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和卓绝的绘画技巧。据记载,有一天蜀后主命画院画家赵忠义画《关将军起玉泉寺图》,赵忠义植柱构梁,叠拱下昂,落笔似有神助。画完后蜀后主命工匠校验画中的建筑结构是否准确,工匠经过反复检验,答道:“画中建筑如同真的一般,毫厘不差。”

  宋代是我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也是界画发展的高峰期。这首先得力于统治阶级的喜好与参与。宋太祖时皇家画院就有相当的规模。宋徽宗《瑞鹤图》中的屋顶就画得神采奕奕。在画院中界画家的地位不低,有时甚至还高于其它画家。《宣和画谱》列界画“屋木”为诸画种中第三位。《宋史·选举志》明确规定,界画家能迁升“待诏”的职位。在宋代的几百年里,画院的多数画家都能熟练掌握界画技法。 故南宋邓椿说:“画院界作最工,专以新意相尚。”绝非虚言。

  宋代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界画家,如郭忠恕、王士元、吕拙、李嵩、赵伯驹等。而其中最为优秀的当推郭忠恕。他的《唐明皇避暑宫图》、《雪霁江行图》工而不板,繁而不乱,清俊秀逸。他以“俊伟奇物之笔,以博文强学之资,游规矩准绳中而不为所窘”的方法画界画楼阁,令人流连忘返。南宋的界画和山水画发展同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构图形式,注重对客观景物作更为细致的描写。

  元代的界画继承宋代的传统,但在精细工巧方面又有自己的特色。其中王振鹏的《金明池夺标图》将元代界画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画中锦旗插曳,金鼓喧天,楼阁一字排开,角连拱接,乘除相宜,毫厘之间清晰可辨,只是现存有六、七幅构图近似的作品,令人不解。王振鹏的学生李容瑾,界画也很出色,有《汉苑图》传世。夏永、孙君泽是元代存世作品较多的界画家,他们的作品大都以风景名胜为题材,像《岳阳楼图》、《莲塘避暑图》(图五)等,表现了文人士大夫欢悦闲散的兴致,以及高阔雄奇,水天一览的气势。元代是文人画迅速发展的时期,画家抱着不仕元的气节,隐迹山林,寄情书画,追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创作原则。以工笔严谨、造型准确为创作宗旨的界画遭到排斥,画家急剧减少,出现了衰败迹象。

  《明画录》中列到界画家仅二人:一为石锐,一为杜堇。其原因是“有明以来,以此擅长者益少,近人喜尚元笔,目界画都鄙为匠气,此派日就澌灭者。”这时,人们对界画的偏见已十分明显。“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是明代最有成就的界画家。他的界画创作大都散见于山水人物画中,独立的倒不多见。他画的宫殿楼台,严谨细秀,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独树一帜。这时期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画家,史无传载但水平不低,像安正文的《黄鹤楼图》、《岳阳楼图》,绣窗雕栏,精细入微,是古代界画中的佳作。在各地博物馆,还存有许多明代界画珍品,但却不知道作者是谁,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越王宫殿图》,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藏的《游春图》等。

  清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界画发展史上的绝响。清代界画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袁江、袁耀为代表的聚集在江南一带的界画家,他们或师承,或朋友,勇于探索,创作活跃,是清代中前期界画创作的主流;另一部分画家居住京城,大都为清代如意馆画师,条件优越但作品内容多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技法上也过于板刻。袁江、袁耀为叔侄,画史所载极为简略。只知道袁江初学仇英,中年又得无名氏画稿学习,使画技大有提高,也曾在清如意馆服务过,并被山西盐商邀请到太原作画。袁耀师学袁江,也有与袁江相类似的经历。从他们现存的作品来看,宋代阎次平的界画风格,影响了袁江、袁耀的创作。二袁的界画楼阁描画工整,雍容端庄,建筑样式较以前有更多的变化,而且能绘巨幅大作,传世作品也很多,对后来的界画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清宫的如意馆虽不像宋代画院那样兴盛,但也有一些画风为统治者喜爱的画家像焦秉贞、徐扬、冷枚、沉源等。他们既长于山水,又兼善楼阁,创作题材大都以清廷园林建筑,皇帝出巡的宏大场景为主。作品严谨细密,但缺乏个性。

  画史中有记载的界画家,清代并不少,像高其佩这样的文人画家也能兼善界画,北京故宫博物院存有其《仙山楼阁图》。可见界画艺术仍为画家和群众所喜爱,只是缺少像袁江、袁耀那样富有创造性的画家。

  近现代擅长界画者更少,十多年前江西的画家黄秋园先生才被人们发现,对此潘 兹先生曾评价道:“秋园先生潜研六法,山水之外,兼及它科,界画尤为精绝,并世莫俦”。他的界画远宗唐宋,雍容典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现在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人,以百万计,但研究和创作界画的作者,则寥若晨星,十分少见。

 

上一篇 : 徐悲鸿:驰骋的马   下一篇 : 画圣吴道子
  相关文章 (国画发展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为何耄耋图题材倍受历代中国画家亲睐
宋代折枝花鸟画构图程式剖析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嫁接在素描基础上的中国当代山水画
  热门文章 (国画发展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三)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四)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二)
     
相关评论  
 
用户名: Email: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250 请您先查看评论须知!再进行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0926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