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美术常识频道>>>中国画的构图与透视
猜你喜欢的文章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如何处理油画风景中的前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有哪些流派?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亲》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中国书画盖印有讲究,了解其中的禁忌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唐宋山水:自然的观照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欧洲油画中的“酒鬼文化”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美术学科唐代绘画知识点汇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中各种油的使用介绍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如何捕捉光色变化的“印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工笔虎头的画法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画的构图与透视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6年10月17日 11时15分14秒   来源: 翰网    作者:天山云客整理   编辑:赵思涵   浏览:3237 人次 【打印】 【纠错
   构图,中国画称为章法,是安排景物位置的法则。东晋顾恺之提出“置陈布势”(陈即阵),谢赫“六法”称为“经营位置”,都讲的是章法。画面形象的位置不能任意填塞、罗列,必须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加以经营、安排,否则笔墨功夫再好,也画不出好的作品。

   在构图时要注意景物的大小、深浅、疏密、虚实、偏正、繁简、阴阳、向背、纵横、起伏、开合、锁结等诸多对立统一的关系。还应注意景物的高下、远近的层次以及整体布局的形成。

   作画前确定表现的内容、作品的主题后,应考虑宾主远近的取势,即主体部分放在何处,次要部分放在哪里?然后再考虑景物如何排列,前者谓“章法”,后者谓“布局”。宾主、远近确定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一步考虑留白、气势、色彩乃至题词和用印的地方等细节的安排。“陈势”重在“布置”、“位置”贵有“经营”。在设计作品的构图、布局时还应考虑画家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视点移动,将所得视觉印象加以巧妙的取舍、剪裁、综合,使之造成一种意境,以取得突出主题、表达感情的最佳效果。

   构图最忌雷同,要尽可能避开前人已有的或自己用过的陈格旧套,敢于突破程式常规,出奇制胜。当代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提出“布置(即构图)无定局,机运自造物,合情方合理,合理便成局”。就是说作画不要拘泥于章法,而应按照客观事物的自然形态,结合主观意识去创作。造化本身有其规律,但并非尽善尽美。同一对象,从不同角度去表现,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全凭画家去观察、发现,进而浮想联翩,打破实际视野的局限加以概括、提炼,创作出更集中、更典型的艺术作品。

   至于构图的一些基本法则如开与合、聚与散、藏与露、虚与实、对比与调和、局部与整体、变化与统一等构图中必须涉及的问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里不作阐述。

   中国古代画论中虽没有透视这一名词,但很早就提出过不少朴素的透视原理,如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叙》中提出的“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遥”。唐代王维在《山水论》中指出“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以及前面介绍过的“三远”等都说明中国对透视学早有发现。

   客观自然景物,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纵深的。由于视觉的关系,景物的体积、长短、大小、繁简、浓淡,在远近前后的位置上都有明显的变化。由于透视关系,近大远小、近浓远淡,前景清晰、中景和远景会逐渐朦胧。

   中国画采用的散点透视是多视点的,可以“移步换影”,如《清明上河图》长卷把风景、人物、街市、桥梁、船只等等组织在一个画面上,就是采用散点透视的原理。以大观小也是中国画透视的方法,把极大的景物缩到极小的空间内,就会一目了然地看到全貌,犹如沙盘模型,咫尺之间看到千里之景。宗炳说:“且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意思是说昆仑山很高大,如在近处观察,不能看到全貌,若在数里之外远望,即可将全景纳入视野。另外还要将物体透视的大小差别尽量缩小,使物象不受空间的制约,给人以远者不觉其大,近者不觉其小的感觉。这种表现在上下移动时可画成立轴的构图,视点左右移动时可构成横幅、长卷的构图。自然景物复杂多样,千变万化,需要在实践中多体会、多总结,要在成法常规中有所创新。
上一篇 : 中国画的用色   下一篇 : 中国画在色彩上的运用
  相关文章 (国画常识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工笔虎头的画法
  热门文章 (国画常识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国画之八格、七候、六气、六要、四难、三病
南宗写山水之法:南宗抉秘
     
相关评论  
 
用户名: Email: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250 请您先查看评论须知!再进行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88504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