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美术常识频道>>>纯熟秀雅 直追晋唐
猜你喜欢的文章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如何处理油画风景中的前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有哪些流派?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亲》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中国书画盖印有讲究,了解其中的禁忌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唐宋山水:自然的观照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欧洲油画中的“酒鬼文化”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美术学科唐代绘画知识点汇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中各种油的使用介绍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如何捕捉光色变化的“印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工笔虎头的画法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纯熟秀雅 直追晋唐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13年07月26日 09时01分05秒   来源: 新民晚报    作者:宣家鑫   编辑:画香亭园   浏览:11661 人次 【打印】 【纠错


沈尹默《书法》

  自阮元撰《北碑南帖论》倡北碑,至康有为等大肆宣扬,使书法尊碑之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清末民初,碑学逐渐衰落,崇帖者趋多,“碑”与“帖”开始融合,出现了以“碑”为主的雄强、质朴的书风和以“帖”为主的秀丽、妍妙的书风“两大流派”,造就了许多被当代书坛奉为圭臬的大家,如于右任、沙孟海,如沈尹默、林散之。沈尹默就是这样一位以“帖”为主的书法大师。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号秋明,又号闻湖蘧庐生,浙江吴兴人。祖、父两辈曾随左宗棠到陕西定远做官,案牍之余皆擅长书法,也爱收藏古书、字帖,对沈尹默影响不小。沈尹默五岁负笈求学,年迈而贫困的启蒙老师常将千家诗中的名句循环诵读,为尹默酷爱诗词打下了基础。十二岁时尹默跟随一位姓吴的塾师开始临写毛笔字,字帖是黄自元书写的《醴泉铭》。黄书拘谨刻板,对沈尹默的影响很大,险些使他误入馆阁歧途。后来,在父亲的诱导下,沈尹默弃黄而学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初步感受到欧书之端庄雅净、遒劲挺拔,后又得家藏《耕霞馆帖》,数年临习不辍,奠定了深厚的书法功底,并使他逐步懂得了对书法艺术的欣赏。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

  此幅《书法》录陈季常山居诗:鸟息我亦倦,行行取径微。石稜妨错足,藤蔓每钩衣。森木各天籁,连山同夕晖。推门吟袖冷,满带野风归。作品体现了沈尹默的作品中和之美。沈尹默提倡的是优美而自然的二王行楷,因此,其书法作品中没有强烈的提按顿挫,也没有鲜明的锋芒圭角。没有剑拔弩张的紧迫感和压抑感。他的作品透给我们的是一种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和气息,是那么平和、坦然。“和”是统一、和谐,其中没有奇怪之体、没有半点矫揉姿态和浅薄意味,而是在平正中求变化,在变化中见姿致。它不像馆阁体那样状如算子,毫无对比,相反是在对比变化中体现出来的和谐,代表了中国当代书坛的一个流派。这种平和之美并非平庸,而是在超越平庸之后的再一次超越——复归平淡自然。

  沈尹默是一位极笃诚极勤奋的书法家,他学书六十余年,走的是一条自学成才的道路,学书过程艰苦而漫长。他从唐碑《九成宫醴泉铭》着手,经过汉魏六朝诸碑,又复归唐碑,最后碑帖并学,吸取众名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一生对书法情有独钟、孜孜以求,从不小视书法。他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他在清末民初帖学衰落之际,毅然举起回归“二王”的旗帜,并指明了一条出唐入晋的学书之路,这对完整地继承传统艺术的精华,开启一代新的书风,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影响。

上一篇 : 三代帝师祁隽藻《行楷七言联》   下一篇 : 参悟开生面 圆融作典型——八大山人的书法艺术管窥
  相关文章 (书法鉴赏
 
嘉庆皇帝楷书《五福颂》
赵孟頫之孙赵麟书法 洒落超逸不失家法
唐太宗的书法情结
魏碑极品《张黑女》天下孤本
东汉末期的章草与西晋陆机《平复帖》
  热门文章 (书法鉴赏
狂放传统书法中的绝版风景
朱绍良撰文辨析苏轼《功甫帖》真伪
开母庙石阙铭
文徵明行草书《雨中帖》
梁同书书法作品欣赏
     
相关评论  
 
用户名: Email: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250 请您先查看评论须知!再进行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23378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