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美术常识频道>>>中国年画已成文化符号(二)
猜你喜欢的文章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如何处理油画风景中的前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有哪些流派?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亲》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中国书画盖印有讲究,了解其中的禁忌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唐宋山水:自然的观照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欧洲油画中的“酒鬼文化”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美术学科唐代绘画知识点汇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中各种油的使用介绍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如何捕捉光色变化的“印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工笔虎头的画法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年画已成文化符号(二)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6年08月25日 11时43分42秒   来源: 翰网    作者:天山云客收集整理   编辑:赵思涵   浏览:3434 人次 【打印】 【纠错
      年画在北宋渐趋成熟。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文化的兴起,为年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雕版印刷的广泛应用,为年画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出售年画的画市和生产年画的作坊的出现,反映了宋代的年画已由寄托宗教信仰转化为世俗商品,年画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

      到了明清时期,是我国年画繁盛期,全国形成了众多的年画生产中心:素有"南桃北杨"之称的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还有山东杨家埠、四川绵竹、河北武强、佛山年画、河南朱仙镇等。

      年画虽成熟于宋,但"年画"名称却出现在清末。宋代称年画为"纸画儿",元代称"消寒图",明代称"画贴",清初,北京称年画为"卫画"、杭州称"欢乐图"或"花纸"、苏州称"画张"。道光年间,第一次出现了"年画"一词,但并未被人们接受。光绪年间,年画又被叫作"画片"或"纸画"。直至民国时期,上海的石印画被约定俗成为"月份牌年画",从此,年画一词才被普遍沿用。

       年画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各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年画艺术。由于环境和习俗的不同,各地年画在色彩、构图、造型和功用方面,都体现出各自的地方特色。

        桃花坞年画

      位处江苏省苏州的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广大地区流传的民间木版年画,始于明代,盛于清代,与北方的杨柳青年画齐名。最初是笔绘出售,后改为刻版套色。雍正、乾隆年间,多为填色,也有套印浓淡两色后填色的。后期则主要是彩色套印,色彩多在墨线上套印红、黄、蓝、绿、紫五色。画面效果强烈,富于装饰性。其绘画风格影响了上海、苏杭、扬州等多个地区。

       桃花坞年画雕刻细腻,做工精美,以戏曲故事、古典小说和本地生活习俗为主要题材。在色彩上喜用槐黄等植物色,既具鲜明对比的效果,又令人感觉柔和典雅。到了清代晚期,桃花坞年画在技法上,更吸收了西洋画的明暗结构和一些透视画法,使年画更具"写实"效果。其题材有:武松打虎、白蛇传、西厢记、三美图、百子图、姑苏万年桥、苏州阊门图、花卉图、耕织图、大庆丰收年、拜月图、戏雪图、寿字图等。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地处天津商业发达的水陆交通要地附近,靠近古都北京。民间木版年画,兴起于明末清初,清代乾隆年间最为繁盛。过去的杨柳青有"家家都会点染,户户皆善丹青"之说。杨柳青年画流行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北方年画皆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可见其重要。

      杨柳青年画的主要形式是木刻线画黑白版,加以彩色描绘。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而富有装饰性,内容极为丰富。

      人物画是杨柳青年画的"重头戏",其中的仕女和娃娃画备受人喜爱。福娃贝贝灵感来源杨柳青年画--莲年有余。

      由于人物造型的手部和脸部均采用手法晕染的方法制作,加上当时又用以进贡京城,所以画作在造型和色彩上都有着宫廷画的审美趣味。此外杨柳青年画还采用用很多文人画家画稿,故显得富有文人画的恬淡和宁静,其特点是用色柔和,色彩丰富,人物性格鲜明。

上一篇 : 中国年画已成文化符号(一)   下一篇 : 中国年画已成文化符号(三)
  相关文章 (国画发展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为何耄耋图题材倍受历代中国画家亲睐
宋代折枝花鸟画构图程式剖析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嫁接在素描基础上的中国当代山水画
  热门文章 (国画发展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三)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四)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一)
     
相关评论  
 
用户名: Email: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250 请您先查看评论须知!再进行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40862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