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美术常识频道>>>清初不受拘束的绘画改革
猜你喜欢的文章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如何处理油画风景中的前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有哪些流派?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亲》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中国书画盖印有讲究,了解其中的禁忌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唐宋山水:自然的观照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欧洲油画中的“酒鬼文化”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美术学科唐代绘画知识点汇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中各种油的使用介绍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如何捕捉光色变化的“印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工笔虎头的画法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清初不受拘束的绘画改革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10年02月25日 21时36分27秒   来源: 华夏文明    作者:   编辑:画香亭园   浏览:4419 人次 【打印】 【纠错
    到了清代,中国画开始有了新的发展,从唐宋以来的正统院体画与文人画之争逐渐结束。院体画以衰落告终,而中国文人画则有了更多的创新。在清代,我们将看到正统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的作品,他们依然以摹古为主旨,作品缺乏生气和创作力,但技巧功力颇深。

    然而另一个主张个性的文人画流派开始发展,以“四僧”(朱耷、弘仁、髡残与石涛)为首的改革派主张抒发个性,提倡“反法”与“我法”,在清朝中期,“扬州画派”也以提倡个性的革新面貌出现,给整个清代中国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面貌。

    石涛的“借笔墨写天地”

清 石涛《游华阳山图》 纸本

    这幅《游华阳山图》描绘的是华阳山景,近景一块巨石,居中的老松相当豪迈,“其势似英雄起舞,俯仰蹲立,蹁跹排宕”。高处崇山峻岭,重重叠叠,屋宇人物,半隐半现于松石丛林之中。远山与近山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石涛也是明代皇族的后裔,家族命运极为坎坷。他的祖先是朱元璋的侄子,从10世祖朱赞仪起袭封靖王,4岁时,他们全家在家族内部自相残杀中被俘,囚禁而死,唯有他被仆人带出来,逃到了武昌,被迫当了和尚,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由于石涛很小就过起了流浪生活,对清朝的仇恨并没有朱耷那么强烈,但他的身份同样让他不容于世,和朱耷的压抑相比,石涛是一性情直率、豪放的人,他喜欢到处跑,喜欢交朋友,因此,从22岁起,他便云游四方,游历了洞庭、潇湘、庐山、黄山、江浙等地名胜,对真实的山山水水有着极深的感受。到了黄山,更让他惊喜大自然的美妙,狂喜大叫。后来,石涛多次上黄山,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黄山是我师,黄山是我友。”有一次他从黄山写生回宣城,正遇好友梅清从泰山写生归来,各自展示自己的写生习作,梅清在画上题诗道:“我写泰山云,云何石涛飞。公写黄山云,云染瞿硎(梅清号瞿硎)衣。”他们两个为“黄山画派”开辟了道路。

    石涛的作画风格也是极其重视自然,他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论点,认为这样才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和一直重视古代传统的中国画画家相比,石涛更看重的是古法是否能为他所用,他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并非常敏锐地指出绘画与时代的关系:“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今”。

 对此,高居翰在《中国绘画史》中评论石涛,认为他可能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有创造性的画家。他擅长画花果兰竹,兼人物,尤擅山水。石涛笔墨纵恣,气势豪放,构图新颖奇特,险中见巧,变化多端,郑板桥认为:“石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比之八大山人殆有过之而无不及。”

 石涛不仅画画,还写下了《石涛画语录》一书,来阐释他的绘画观念,这本书对后世艺术理论影响很大,不仅开启了“扬州八怪”的创新之风,对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大家亦深有影响。

    八大山人的“荒山怪石”

 这幅《鹌鹑游鱼图》是朱耷《花鸟册》(共十二页)中的一页。描绘了一只秋天时节的鹌鹑,蜷缩着身体伫立在岸边的石块上。它翻着白眼,昂首看天,一派冷峻孤傲的神态。水中有两尾鱼在抢夺食物。对于它们的争夺,鹌鹑不屑一顾,冷眼旁观。

 自称为“八大山人”的朱耷出生于1625年,他原名统銮,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四僧”之一。他自幼跟父亲学习诗、文、画、印,才智非凡,19岁时,明朝灭亡,他被迫隐姓埋名,躲藏起来。在那之后,朱耷的命运就走向了疯狂与悲惨。

 关于朱耷的故事,有很多种说法,但传闻中的他,性格都很夸张,有时疯癫,有时低沉,嗜酒如命。23岁,朱耷落发为僧,成为颖学弘敏禅师弟子,几年后又到南昌市郊青云谱道院做了道士。因为他耳朵特别大,所以通常人们叫他朱耷,“耷”即“大耳为驴”之意,他自称“个山驴”,把僧舍命为“驴屋”。59岁至80岁之间,他还取号“八大山人”,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传说他会突然大哭大笑,疯疯癫癫。甚至佯装哑巴,在自家门上、扇子上写上一个“哑”字,不肯说话。

 自明朝灭亡后,朱耷就处于极度压抑的装填,他曾说过:“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因此,他笔下的花鸟都是他自身的写照,他把花鸟画“缘物抒情”的传统推到了极致,造型夸张,但非常神似。他画的鸟总是单腿独立,缩颈怒目,或漠然半闭,画的鱼也是“白眼向人,且常以一石、一鸟、一鱼、一草构成一幅画”,他的山水画,也大都是荒山怪石、枯枝残叶,表现“残山剩水,地老天荒”的境界。郑板桥曾在他的画上题诗道:“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54岁的时候,朱耷被闻名而来的临川县令胡亦堂请到临川官舍作客,这种不自在的生活让他非常郁闷,他佯装疯癫,撕裂僧服,大吵大嚷,最后独自走回南昌,隐居起来,卖画度日,还自筑了一间房子,名为“寤歌草”堂。在那里,他一个人孤苦地度过了晚年。

 朱耷的画,大致说来是以形写情,变形取神;着墨简淡,运笔奔放,用笔流畅中显出泼辣;布局疏朗,意境空旷,狂而不躁,怒而不张,具有一种冷而雅、清而厚、简而朴的风格和雄而奇、孤而傲、倔而强的悲愤情调。

    弘仁 《松壑清泉图》

 这幅《松壑清泉图》用干笔淡墨勾勒,线条简练,转折处有棱角,岩石中的松树疏朗清丽,大山斜立,山转水流,画面相当生动,富有自然意趣。

 弘仁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他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被称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称“海阳四大家”。 弘仁出身贫寒人家,性格孤僻,他是明末秀才,明亡后,他希望能抵抗清朝,于是离开安徽歙县,去了福建,后来在武夷山出家为僧。

 弘仁很推崇元朝画家倪瓒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也相当简洁,笔墨苍劲整洁,善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但相比倪瓒,他的画没有那么荒凉,多一些清新的感觉。

    郑板桥 《竹石图》

 

 画上题句云:“昔东坡居士作古木竹石,使用枯树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为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维在活而已……”从这段题句,我们可以看出郑板桥的创作思想:首先是作画不落前人窠臼,不能唯古是从,食古不化,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迹”,“但得宋元气韵在,何须依样画葫芦”。其次是创作不能恪守陈法,不要怕出格,要追求新的表现手法。再者是创作在于不迷信古法,不固执己见,做到一个“活”字。

 郑燮(1693~1765年),号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画家。幼时聪颖好学,尤爱字画,有诗、书、画“三绝”之誉,擅长画兰、竹、石、松、菊等,而以兰竹最为著名。《竹石图》是郑燮62岁时画的庭院之竹。瘦石壁立,以白描笔意为主,中锋勾勒,用笔致瘦硬的长折带皴勾出坚硬挺削的石质,极尽变化,神韵具足。石前有两三枝劲拔挺秀的新篁修竹,有呼有应。全图画家以“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洁画法写成。整个画面,简约明快,竹清石秀,气势俊迈,风神肃散,有傲然挺立、不可一世之概。

    王翚 《山水图》

 这幅《山水图》是王翚浅绛山水画的代表作。层峦叠嶂,林木翁郁,溪涧纵横,板桥斜跨,山径曲直,烟云浮动。构图以高远为主,采用元代画家的画法,多用披麻皴,小树以墨点点出,枫叶用朱黄绘制,颜色明丽,风格雅致。

 王翚(1632~1717年),字石谷,江苏常熟人。生在诗书世家,祖上四世善画,他一生未涉足仕途,拜王鉴、王时敏为师。他笔墨功力精深,自称其作品“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他虽然也仿古,可是在临古中能融会诸家,变化生新,尚能重视生活和写生,这是他与其他“三王”有所不同的地方。偶有写生之作,汲取一点来自大自然的灵感,画面清润动人,多少还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一定的生活气息。因为他的画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笔墨纯熟秀润,工致谨严,用笔雄健,有独到之处,造型能力和构图能力都很强,在当时被视为“画圣”,为“虞山(常熟的别称)画派”的领袖人物。

上一篇 : 大师与画匠 沈周:“逍遥超脱 名利两忘”   下一篇 : 中国画里的草虫演变
  相关文章 (国画发展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为何耄耋图题材倍受历代中国画家亲睐
宋代折枝花鸟画构图程式剖析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嫁接在素描基础上的中国当代山水画
  热门文章 (国画发展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三)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二)
中国传世山水画:明代卷(四)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二)
     
相关评论  
 
用户名: Email: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250 请您先查看评论须知!再进行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138686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3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