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美术常识频道>>>中国的漫画艺术
猜你喜欢的文章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如何处理油画风景中的前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有哪些流派?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亲》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中国书画盖印有讲究,了解其中的禁忌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唐宋山水:自然的观照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欧洲油画中的“酒鬼文化”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美术学科唐代绘画知识点汇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中各种油的使用介绍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如何捕捉光色变化的“印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工笔虎头的画法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中国的漫画艺术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8年04月11日 20时22分00秒   来源: 中国文明网    作者:   编辑:晓含   浏览:4670 人次 【打印】 【纠错
      传统漫画    

韩熙载夜宴图 

    漫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的象形文字就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人类从很早就懂得把某些画面连接起来表述事物的演变,于是就有了早期漫画的雏形。公元10世纪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就已具备了这种雏形。这幅古代组画用5个前后联系的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南唐官宦豪门奢华的夜生活。后来,印刷术的应用,使像明代以著名美女故事为题材的《飞燕外传图》《会真记图》等早期漫画出版物得以留传至今。

    然而,虽然中国古代已有以讽刺为目的、具有漫画特点的绘画,但当时并未形成独立的画种。到清末民初,漫画才作为独立画种迅速发展起来,当时称作讽刺画、寓意画、时画、谐画、笑画或滑稽画。

    陈师曾在上海发行的《太平洋报》上曾发表过一些即兴随意的作品,小形、着墨俭省而意趣颇浓。但因当时战乱不断,大部分刊物在战乱期间烧毁遗失,已经很难再看到全部的作品了。幸好鲁迅、郑振铎所编辑的《北京笺谱》内搜集了一些与陈师曾类似漫画作品,才能一睹初期漫画的余韵。

    1925年5月,被后人尊称为漫画大师的丰子恺开始在郑振铎主编的《文学周报》上刊载了一些绘画作品,并从5月的第172期为丰先生作品标上了"漫画"的字样,这是漫画的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从此,丰子恺的画就以"子恺漫画"的名字风行于各种报刊上。

    从那时开始,中国漫画一发不可收拾,其形式种类多种多样,几乎遍布大街小巷,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道。

    进入30年代,漫画刊物进入鼎盛期,涌现出《时代漫画》、《漫画生活》、《中国漫画》等影响较大的刊物。同时,由于国外漫画的引进,京、津、沪三地的漫画家开始学习国外的连续漫画的形式,开始创造出个性化的人物,也使得漫画与连环画出现了交叉的连环漫画形式。叶浅予的《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等系列作品就应该算得上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天津的朋弟创作的《老夫子》也堪称是反映市民生活的绝妙之作。张乐平作于抗战期间的《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更是塑造出一个流传至今的对中国读者影响最大的著名漫画形象。

    漫画家们以创造性的精神、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造诣,发展了漫画这门绘画艺术。尤其是漫画更多地贴近和反映现实,使得这几十年间的漫画作品显示出这期间不同时期的人间相和世间相,从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揭露和讽刺了旧中国的腐败和黑暗,是反映民族争取解放的优秀画卷,宣传了民主思想和时代风貌,抒发了个性的艺术品位。这使得漫画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现代漫画    

丁聪:现象图     

    现代漫画是一种全新的漫画形式,除继承了传统漫画的诸多特点外,还拓展了它的取材范围和表现手法,而画面则更加精致、更加趋向写实。与传统漫画不同的是,现代漫画已经成为了一种综合的艺术,它综合绘画,文学,甚至电视以及电影影像于一身。虽然中国漫画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发展的时期,但几十年后,当融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现代漫画出现时,中国再次成为了世界漫画舞台的一名迟到者。

    新中国成立后,王复羊、叶春炀(《工人日报》美编)、苗地、詹同等新一代名家把漫画艺术推向一个新高潮。

    可惜,在文革时期,我们的漫画艺术开始萎缩了。当时除了讽刺"臭老九"的漫画,没有人敢画别的题材的作品,因为怕"犯错误"。就是这样,还有不少漫画家受到迫害,被"下放"、"改造",这真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悲喜剧。

    到了80年代,漫画艺术重又放射异彩,新人辈出,中国漫画界又添一番新气象。可是90年代以来,漫画开始越画越滥。

    与此同时,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漫画书被引进中国,并迅速风靡,被无数中国的卡通迷,特别是那青少年读者所追捧。日本漫画的进入改变了国人对漫画的传统印象,它变得更加的休闲化,娱乐化。日本漫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画中的男女主角一律是有着大眼睛和苗条身材的完美人物。故事的主题或充满娱乐性或感人至深。爱情故事,科学幻想,暴力或比赛竞争成是日本漫画所描绘的主体。

    如日本漫画同样大行其道的是美国漫画。和日本漫画不同,美国漫画更加的倾向于英雄主义。漫画里的英雄们往往具有常人所不能及的超能力。例如"蝙蝠侠","蜘蛛人"都是家喻户晓的知名漫画英雄。不仅如此,这些曾经被无数漫画迷喜爱的经典漫画人物,还纷纷走上了电视,电影,并在商业战场上大有作为。它们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流行文化的某种偶像。

    面临着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国家漫画业的竞争,中国的卡通业也不得不面临着新的一场革新,从而使中国漫画业从低谷中走出,进入中国的漫画工业时代。

  中国现代漫画的尴尬困境

蔡志忠创作的漫画形象  

    据国内的一本知名漫画杂志的调查表面,如今中国95%的漫画市场都被日本和美国漫画产品所占据。

    中国的漫画产品从形象、语言、故事情节上都或多或少有着某种外国漫画的影子。因此时常招来评论家们的批评,称这些作品是缺少原创性,不真诚的作品。

    其实这种摹仿的背后还是有着复杂的原因:趋于对当前利益的追逐,为了占领市场,对于一些作者和出版商而言,摹仿无疑是一个最保险,最能达到商业利益的途径。另一个影响中国漫画业发展的原因则牵扯到漫画产业的整个运营模式。就现在而言,在中国漫画创作基本上仍属于个体行为,缺少系统化的操作。

    建立中国漫画自己的风格

    大家都公认中国漫画需要建立自己的风格。这样才能在国内外的市场上建立稳固的地位,并得到长期的发展。一些人提议中国的漫画家们应该从中国传统漫画中去寻找灵感。

    中国的漫画创作还属于一种个人行为,往往漫画中人物的特性都会与其创作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国内固定的漫画创作人的年龄集中在20到25岁。他们热爱艺术,目睹了从90年代到新世纪的种种新的变化和发展,并且对事物有着快速并强烈的观察力和反应力。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年轻,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描绘往往缺少了那种能经得起时间沉淀的东西。这无疑也就成为了妨碍他们艺术创作的阻石。

    事实上一个漫画作者,所应该具备的不仅仅是扎实的绘画技巧,与此同时他更应该是一个剧作家,电影导演。除此之外对其他各种行业领域的了解,都会对他们的艺术创作有着非常之大的作用。

    在这方面,台湾和香港的漫画作者们则显示出了其特殊的本领,他们凭借自己创造性的视点,独具特色的风格,真挚的情感,赋予了作品非凡的艺术魅力。台湾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就是颇具特色的一位漫画创作者,他的作品开启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的先河。并以其对诸子百家,古典名著,唐诗宋词,佛经禅语的独到心得,行云流水般的画笔,将经典白话化与漫画化,并加以现代诠释,让现代人在完全没有负担的情境下,吸收智慧,轻松学习经典。此外朱德庸和几米也分别凭借各自颇具个人特色的漫画,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作品畅销于日本,东南亚等诸国。

上一篇 : 中国油画发展史   下一篇 : 浅议写意人物画及其笔墨演进
  相关文章 (绘画简史
 
唐宋山水:自然的观照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美术学科唐代绘画知识点汇总
琴歌与书画:融合审美之道
不爱江山爱文雅的明宣宗画技如何
徐渭不为人知的题跋之谜
  热门文章 (绘画简史
唐宋山水:自然的观照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徐渭不为人知的题跋之谜
从古代画卷中看古人的时尚生活
历代画家的风格流派
琴歌与书画:融合审美之道
     
相关评论  
 
用户名: Email: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250 请您先查看评论须知!再进行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3919730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