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图库 | 网拍 | 展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名称: 填写密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翰艺佳画 绘画艺术 民间艺术 古典艺术 书画鉴赏 论文赏读 中华文学 艺术名家 艺术部落
艺术资讯 书法艺术 雕刻艺术 美术常识 经典收藏 工艺传承 百科问答 历代名家 摄影部落
2025年7月8  星期二  乙巳年 五月十四 本月22日大暑
   
 欢迎光临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您现在的位置 美术常识频道>>>美术概论:敦煌壁画一瞥
猜你喜欢的文章 
 徽墨:千锤万杵 成就“一两徽墨一两金”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宣纸的基本使用常识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如何处理油画风景中的前景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有哪些流派?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董其昌的眼力:闲雅享乐和艺术市场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以大观小”,看山水之法的绘画空间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看懂艺术展还需做功课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国画颜料的使用技巧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一幅隐居图,展现多种皴法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画家罗中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父亲》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古人山水画中的五点作画秘诀!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价值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中国书画盖印有讲究,了解其中的禁忌 / 编辑:天山云客 为您推荐  唐宋山水:自然的观照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 编辑:楊佳翰 为您推荐  欧洲油画中的“酒鬼文化”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美术学科唐代绘画知识点汇总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油画中各种油的使用介绍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如何捕捉光色变化的“印象”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工笔虎头的画法 / 编辑:画香亭园 为您推荐
     
美术概论:敦煌壁画一瞥
 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发布:2008年02月23日 16时24分17秒   来源: 艺术中国    作者:   编辑:晓含   浏览:4680 人次 【打印】 【纠错
    我国古代自佛教传入以后,便出现了佛教题材的绘画。佛教画的形式除了画在绢帛上的卷轴形式而外,更大量的是画在寺庙、石窟墙壁上的壁画。保存到今天的几乎全是石窟壁画,而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敦煌千佛洞”)则是我国驰誉全球的佛教艺术宝库。那里地处沙漠,气候干燥,保存着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千年之间开凿的洞窟490余个,其中壁画总面积约有4.5万多平方米。若以一般人的高度把它们一一联接起来,长度可达30公里。不要说步行仔细观赏,就是乘坐汽车浮光掠影地扫一眼,至少也得一个小时。

  每个洞窟就是一个庄严华丽的佛国净土,窟顶四壁全都布满了各种彩绘壁画装饰。壁画题材虽然大都出自佛经,但作者却是在中国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感受,适应广大群众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要求,经过再创造而成的。所以莫高窟的佛教洞窟壁画,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明显的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气息、时代风貌和民族特色。从而构成了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在西北地区千年间的发展“编年史”,是研究我国绘画发展以及中外艺术交流的一套无比宝贵的标本。

  莫高窟 北朝时期在莫高窟开凿的洞窟很多,那一时期洞窟的彩绘装饰风格古朴,色彩浓重,某些人物的服饰、动态还多少带有古代印度、波斯的风韵。通常是窟顶画有各种“藻井”图案;四壁上部与窟顶相接处,画有姿态变化多端的美女型飞天、伎乐天;主要壁面是在土红的地色上布满小小的千体佛;四壁下部还画有奇形怪状的神王或装饰花纹。在千体佛中间,往往界出大块面积,画由佛、菩萨、罗汉群像组成的“说法图”或佛“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从数量上来说,“本生”、“佛传”故事画并不很多,但在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却有重要地位,它们是那一历史时期绘画艺术成就趋于成熟的代表。

  所谓“本生”故事,就是佛教经典中把印度民间流传的种种舍己利他的善行故事,附会成释迦牟尼佛前生前世的事迹。这类本生故事画重要的有:《尸毗王割肉贸鸽》、《萨埵那王子舍身喂虎图》、《九色鹿王涉水救溺人》等。佛传故事画,一般是表现释迦牟尼一生中的一件事,如“初转法轮”、“降魔”、“涅槃”(逝世)等,后期也有采用长篇连环画形式表现的。此外还有不属“本生”、“佛传”的佛经故事画,如《得眼林》(又名“五百强人”)等。

  《尸毗王割肉贸鸽图》 此图画一位名叫尸毗的国王,不惜刮掉自己全身的肌肉,而从饿鹰那里换取一只鸽子生命的故事。此画粗看是一方单幅画,细看不仅画在割肉,而且还画有鹰逐鸽、鸽求王庇护、最后王身肉割尽,举身坐于秤盘等情节。是连环画从单幅画母体中产生的初期形态。

  《萨埵那王子舍身饲虎图》是画一个名叫萨埵那的王子,以自己的身肉,救活行将饿毙的一只母虎和七只幼虎的故事。也是在一个单幅画中以身饲虎为中心,展现故事前前后后的多个环节。虽然如果不熟悉故事内容,单看画面不免感到费解,但作者在设法创造一种能表现曲折故事的新的绘画体裁方面的探索精神,应该认为是非常可贵的。

  《九色鹿涉水救人》像 此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歌颂了冒着生命危险救人于激流之中,不求报答的九色鹿王,鞭答了那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溺水人。此画虽不像今天的连环画由多幅积成,但已不同于《尸毗王)和《萨埵那》那样的初期形态了,它的各个场面情节作长卷式联绵不断地横向展开,已是连环画相当成熟的形态了。更巧妙的是它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及壁画之可以一目尽收的特点,先自左向右画,然后再自右而画,向中间集中,形成感人肺腑的最高潮。

  北朝的佛本生故事画的主题,大都是宣扬绝对慷慨地牺牲自己以满足凶恶、贪婪、不义的对象的需要,以至流于荒谬不近情理的地步。它们反映了在那战乱频繁、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空前严酷的年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群众,对现实社会和人生价值的消极、悲观情绪;另一方面,人们对于那种慈悲善良、舍己为人精神的向往和赞扬,也是对暴虐、贪婪的统治阶级的一种间接地谴责与批判。

  如果说本生故事画使我们感受到的是那一时代人民群众的哀叹,那么《得眼林》故事画所曲折反映的,便是人民的武装反抗和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总之,似乎是以超世间名义出现的佛教绘画,实际上与人间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是由于这一道理,同是一个佛教,同是取材于佛经的洞窟壁画,到了政治比较昌明、社会比较安定、人民生活相对康乐的中国封建社会盛期的唐代,一扫北朝本生故事画的压抑、悲观情绪,布满洞窟四壁的是幅面宏伟,场景热烈,色彩富丽,充溢欢快气氛的“佛经变相”,窟顶的变化万千的藻井图案,佛、菩萨塑像身后的背光,经变四周的边饰纹样,以及形形色色的供养人画像,共同构成了一个个豪华灿烂的“西方极乐世界”。

  佛经变相 所谓“佛经变相”,就是用绘画手段把佛经中文字描述的佛国乐土景象和各种故事,演变为可视的艺术形象,简称“经变”。根据某一经典而画,便名之为某一经的“变相”。如根据《阿弥陀经》画的叫《西方净土变相》,根据《药师经》画的叫《东方药师经变相》,根据《弥勒下生经》画的叫《弥勒经变相》,以此类推,还有《法华经变》、《报恩经变》、《维摩经变》等等。经变的中心部分都是由殿堂、楼阁、长廊、宝池、亭榭、曲桥、凉台、奇花异鸟构成的佛国净土;佛当中而坐,两旁分别坐或立着众多的菩萨、罗汉、圣众眷属;前景照例是一天女反弹琵琶而舞,或两个天女对舞,两边两排伎乐天女伴奏;上部还有诸方佛身驾祥云来赴盛会,飞天凌空翱翔,奏乐或者散花。环境壮丽而优雅,场面红火而宁静,气氛庄严而活跃,俨然一派当时艺术家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可能想象出来的最为高尚、理想、美好、幸福的境界。广大的群像构图,多种形象的刻画,特别是极其规范而复杂的建筑结构的处理,都表现出唐代绘画艺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各种经变都有各自特有的种种组画、故事画分画在“净土”的两边,或插画在“净土”的四周。如《西方净土变》两边的《未生怨》和《十六观》,《东方 师变》周围的“十二大愿”、“九横死”,《法华变》周围的“观音三十三种化身”、“化城喻”、“ 草喻”,《报恩经变》周围的《善友太子》、《鹿母夫人》等,有很多非常动人的故事和情节表现。

  供养人像 这是当时出钱开窟造像的世俗人物(主要是高官显贵)的画像。他们让画工把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像也画在佛像的旁边或洞口的两侧壁,并题上自己的官衔、爵位和姓名。有的高级地方官为炫耀自己权势声威,还把他的浩浩荡荡的出行仪仗队伍也画在洞窟的墙壁上。这些作品除了艺术价值外,对于考察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也是一个佐证。

  唐代以后的五代、宋、元时期,也都在莫高窟留下了数量很多的壁画。对于敦煌艺术以及其他文物的研究,不仅在我国艺术界不断深入展开,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的研究课题,几十年来在国际上已形成一门内容非常丰富的“敦煌学”。
上一篇 : 美术概论:惟妙惟肖的佛教石窟造像   下一篇 : 美术概论:名画家笔下的人情世态
  相关文章 (美术园地
 
中国书画盖印有讲究,了解其中的禁忌
手指画的指书题款
浅析中国画美学价值研究
中国画:书与画的融合
色彩与人类心理
  热门文章 (美术园地
浅析中国画美学价值研究
北京最早的油画《桐荫仕女图》
盛极而衰的乾隆朝美术
美术概论:山水画廊揽胜
怎样使画面物体具有体积感
     
相关评论  
 
用户名: Email: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250 请您先查看评论须知!再进行评论!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6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签写留言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媒体 | 加入收藏 | 邮箱登陆 | 设为首页 | 返回顶部
 
辽ICP备15017108号-1 本站总访问量: 14133792 人次
QQ:190942321 业务电话:0429-5949168 站务信箱:5949168@163.com
  版权所有:翰艺佳画书画艺术网 CopyRight © 2006~2025   www.chinahyj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查看网站公告